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人口计生委等6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的文件精神以及《南山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中打击“两非”的要求,深圳市南山区采取多种举措广泛开展相关治理行动,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
(一)强化领导,高度重视打击“两非”行动。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要求,调整充实了南山区“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工作领导小组,由王东副区长担任组长,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黄群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分局、市药监局直属分局、区内各街道办事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分管领导,有效领导全区开展打击“两非”专项整治行动。
(二)建章立制,规范医疗卫生单位管理。为确保“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活动落到实处,南山区卫生监督所对辖区医疗机构采取严格管理,狠抓出生申报及婴儿申报制度。在B超及妇科终止妊娠场所设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禁止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警示标识并公布举报电话及设立举报信箱,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建立B超使用、管理与监管制度,与所有B超医生签订责任书;严格实行凭证定点引产制度;做好引产胎儿的性别监测工作;建立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等,同时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对跨区域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分娩人员及终止妊娠药品购销等信息及时进行沟通。2013年查处2宗由内地转来的“两非”调查函,均及时查处并反馈处理结果。
(三)净化环境,加大综合治理力度。2013年9月中旬,南山区卫人局牵头,在全区开展了集中整治“两非”联合督查行动,由南山公安分局、区妇联、市场监管局南山分局、市药监局直属分局、区卫监所、区妇保院等人员组成的督查组,分别对区内的医院、门诊部、诊所、药店、街道进行抽查。结果显示全部被抽查机构未发现存在“两非”现象,均能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此后市卫生监督局也对南山区“两非”情况进行了督察,通过此次督查,反映南山区打击“两非”落实情况总体良好,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尤其是门诊部、诊所的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强化依法执业意识,杜绝违规事件发生。
(四)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在集中整治期间,街道、医院和社区张贴《关于严厉打击溺弃女婴、拐卖儿童、违法鉴定胎儿性别有奖举报》的公告。南山区卫人局在《蛇口消息报》人口计生专栏开设“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专版,在各街道和工作站悬挂“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宣传标语,在医院和计生服务中心(所)显要位置,张贴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的醒目标识,公示有关医务人员的姓名职称和举报电话。举办培训班8期,共计培训人员389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900份,接受咨询739人次。对全区药店和诊所负责人进行法律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切勿跨越法律底线。
(五)全民监督,落实举报有奖制度。南山区积极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区和街道、医疗单位分别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对举报人员信息严格保密。落实了“违法严惩、举报有奖”,对举报人员给予数额不等的人民币奖励。对打击“两非”立案审查起重要作用的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对违纪当事人,按党纪政纪给予严肃处理,公开曝光;对涉嫌犯罪,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交由公安机关立案查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对捏造事实,诬告他人的,一经查实,将进行严肃处理。
在打击“两非”工作中,南山区始终坚持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明责任、强领导;破难题、突重点;建机制、求长效;树典型、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基层工作指导,强化管理与服务,积极探索创新,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监督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