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央视曝光河南等地的不法分子利用从医疗机构回收的各种药品包装空盒,以低档原料药、盐水、过期药等作为“原料”,采取灌装、勾兑、改批号等手段,大肆生产假药。为此,四川省绵阳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结合全市实际,不断创新举措、完善制度,多措并举强化全市医疗废弃药品外包装集中处置卫生监督工作。
废弃药品外包装处置 “三统一”
据悉,四川省绵阳市(下简称我市)政府举办医疗卫生机构400余家,日产废弃药品包装约8000余公斤。2012年底,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了医疗卫生机构废弃药品外包装集中收集、集中处置工作。目前,我市每天有12辆医疗废弃药品外包装收集专用车,分赴全市城乡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废弃药品外包装集中收集工作,再由废弃药品外包装集中处置定点单位--梓潼天宇公司集中处置,经粉碎、高温裂解、气化,直至彻底毁形。
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废弃药品外包装处置实行“三统一”( 即统一收集、统一管理、统一集中处置),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要求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规章制度,明确部门或专人负责本机构废弃药品外包装处置管理工作,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相关管理人员和废弃药品外包装临时收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全市药品废弃外包装统一集中处置规范到位。
“全副武装”运送废弃药品外包装
李师傅是天宇废旧物资收购站的工作人员,每天他都会驾驶着专用的废弃药品外包装转运车,穿戴工作服,从公司出发,开始了废弃药品外包装的回收、运送过程。
本以为驾驶员的工作比较轻松,没想到李师傅却是“全副武装”:穿着特制的工作服,戴着医用帽子、手套、口罩,仅仅露出眼部。李师傅解释说,车辆驾驶员不仅负责驾车,还担负着签字、交接等工作,更要动手搬运废弃药品外包装,为了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或者通过呼吸道可能感染病菌,所以需要这样重重的防护。
李师傅当天的第一站是中心医院。废弃药品外包装主要有三类:纸板、塑料与玻璃,如药品包装纸板、输液袋、药品包装塑料(玻璃)瓶等,这些废弃药品外包装在被运走前,医疗卫生机构基本都事先按照三类进行简单分装。装车完毕后,李师傅清点了废弃药品外包装的数量,开始了废弃药品外包装的搬运工作。反复检查无误后,然后锁好车厢,在“医疗废弃药品外包装处置交接单”上签字。完成了交接工作后,李师傅放心地前往下一家医院。
废弃药品外包装流入社会危害大
据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相关人员介绍,一些医疗机构药品外包装回收利用管理混乱,药品包装去向不明,给不法分子制假贩假以可乘之机。特别是高值药品,如生物制品、进口抗癌药、进口抗生素等,这些药品的真品包装盒备受假药贩子追捧,他们想方设法购买废弃知名品牌和贵重药品真品包装制售劣质假冒药品坑害患者。
为杜绝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废弃药品外包装流入社会不法分子手中制造假药,坑害老百姓,我市卫生执法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相关举措,确保消除污染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