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学校的正常教学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广东省卫生部门在履行学校卫生监督、监测职能的基础上,与教育部门积极合作,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新模式,建立学校卫生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改善学校卫生状况,整体提升学校卫生工作水平。
佛山、潮州市卫生局根据有关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思路,结合本地实际,联合当地教育局制定了《佛山市实施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工作方案》和《潮州市实施学校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工作方案》,并采取五项措施积极推行“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卫生局副局长任组长、教育局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业务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卫生监督所,负责全市工作的统筹协调与具体实施。
二是明确分工。由市、县(区)卫生局负责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工作的领导和部署工作,市、县(区)教育局负责协调和配合工作,督促学校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形成共同推进,各司其职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是系统培训。由市级卫生部门举办全市学校卫生监督员培训班,并召开现场评审观摩会,让监督员理解评分标准和要求,确保评审结果准确、公正和客观。县(区)级卫生部门组织培训学校负责卫生管理的人员,详细讲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有关知识和具体做法,令其熟悉学校卫生监督管理要求。
四是以点带面。佛山市从2011年9月陆续启动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从基础条件较好,卫生管理工作比较容易落实,创A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高的学校着手,将其打造为学校卫生示范和标兵单位。截止至2012年2月,佛山全市30间学校获评“A级”,占评审单位的20.3%。通过首次评审,极大地提升了佛山全市学校卫生工作水平,并带动其他尚未进行评审的学校积极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努力创A,很好地推动了全市量化分级工作的全面开展。潮州市也实行试点先行模式,预计2012年10月公布第一批卫生等级评审结果并挂牌。
五是营造氛围。通过宣传媒体、网站、宣传小册、专题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向学校、社会群众宣传实施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佛山市在2012年1月由市卫生局、教育局联合召开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情况新闻通报会,隆重举行学校卫生等级A级单位的挂牌仪式,向社会公布首批学校卫生等级A级单位的学校名单,提高群众对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认知和认可程度。努力营造卫生、教育部门合力监管,社会群众和媒体共同监督的社会氛围。
通过实施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使卫生监督机构做到了有的放矢,学校卫生监管目的明确、内容清晰、行为规范,学校卫生管理工作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道路。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A级学校”,教学和生活卫生设施、设备配备齐全,卫生管理人员素质全面提高,切实保障了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加强了学校卫生监督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培训学习,加强监督指导,学校卫生监督员自身综合素质、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服务意识和卫生监督信息透明度也大大增强。
下一步,广东省将全面总结佛山、潮州开展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吸取教训,推广经验,进一步完善学校卫生监督监测综合评价评审工作,初步建立学校卫生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卫生整体水平,切实维护学生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