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圆满完成“两会”卫生监督保障和督查工作

2020-11-18 14:49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2012年1月6日~1月13日,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市卫生局及卫生监督所高度重视“两会”公共卫生和餐饮食品保障工作,提前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和预案,为代表、委员服务,为会议保驾护航。

  一是建立机制,会前预警。市卫生局及卫生监督所建立和落实各项保障工作机制,对“两会”涉及接待单位实施会前验收,提前进驻接待酒店,从食品卫生、公共场所、二次供水、从业人员卫生健康等环节反复查、查反复,逐一解决卫生隐患,与接待单位签订承诺书并下发卫生安全警示公告。确保在“两会”召开前,接待单位全部达到良好的卫生标准要求,能够为“两会”代表、委员提供安全卫生的会议环境。

  二是市区联动,通力协作。在此次会议保障工作中,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协同配合,驻会卫生监督员提前进驻各代表工作人员驻地,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管理条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规范》等各项规定要求,对16家接待接待单位全面进行公共卫生和餐饮安全监督,并对关键控制点逐一检查,落实。现场监督266个餐次,审查菜单270余份,出动现场快速检测车辆52车次,现场快速检测样品3107份,监督留样近600个品种,书写卫生监督笔录24份,下达意见书21份,确保会议期间32122余人次就餐安全。

  三是现场督查,全力推动。本次保障工作,市卫生监督所启动现场督查,分为两个督察组采取日查加夜查的方式对涉及市内五个区的14家“两会”服务接待单位开展了公共卫生和餐饮食品安全督查工作。督查工作主要包括:保障驻会监督员工作状况及实施“快检”情况、接待单位餐饮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二次供水卫生及原材料索证索票情况等。

  对发现的超许可范围加工经营裱花蛋糕、在冷荤间同时加工凉菜和生食海产品、操作人员未二次更衣进入冷荤间工作等隐患问题,督察组及时通报驻会监督员和相关区县卫生监督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整改,消除隐患。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