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圆满完成农村地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

2020-11-18 14:47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重庆市圆满完成农村地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监督工作,努力构建“健康重庆”,按照《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农村地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通知》(渝卫法监〔2010〕62号)精神,在重庆市卫生局的统一组织下,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卫生局及卫生监督机构认真开展了打击农村地区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2010年5月20日—7月31日,通过70天的专项行动,重庆市打击农村地区非法行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据统计,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出动卫生监督员5862人次,出动车辆1495台次,检查乡镇(场)1044个,查处非法行医1991户次,其中查处无证牙医1005户次。警告674户次,罚款325户次,罚款48.397万元,没收非法所得49户次,没收非法所得1.776万元,没收器械药品2904件,取缔1317户次,移送公安部门案件13件。

  各地高度重视此次农村地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梁平县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亲自召开由公安、卫生、工商、药监等部门的联系会议,部署打击农村地区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九龙坡区按照2009年建立的政府牵头,卫生负责,部门联合的打击非法行医新机制,由区政府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地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通知》(九龙坡府办发〔2010〕161号)文件,对专项行动整治目标、整治对象、整治步骤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此外沙坪坝区、南岸区、合川区、綦江县、开县向当地公安机关移送了13起涉嫌非法行医罪的案件。

  打击农村地区非法行医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难点:一是重庆市农村地区地域广大,农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较差,城乡结合部、农村边远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特别是口腔诊疗点设置少,导致牙医等游医摊点有市场;二是许多“黑诊所”从集市、城区退入农村或城乡结合部,非法行医行为变得更加隐蔽,增加了打击工作的难度;三是乡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很大部分属卫生职业学校(职高)毕业或中医师承人员,《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后,执业准入门槛提高,存在医疗服务与非法执业之间的矛盾;四是执法监督力量薄弱,取证工具缺乏,加之我市地域辽阔、监督工作面宽量大,难以保证监督的持续性和时效性;五是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尤其是个体诊所法律意识淡薄,对非法行医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本次农村地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严惩了非法行医违法犯罪行为,使全市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为实现“健康重庆”建设目标贡献了力量。

  (重庆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