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就是命令,吉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监督员的身影第一时间出现在洪涝灾害地区。这支队伍经受了03年“抗击非典”、08年“抗震救灾”和“奥运保障”以及09年“甲流防控”的严峻考验,是一支敢打硬仗,勇猛顽强的战斗集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省监督所“服从命令、顾全大局、勇于牺牲、保证胜利”的团队精神。面对我省严重洪涝灾害,省监督所领导班子积极响应省卫生厅号召,第一时间对全省灾后防病工作开展督查,紧急派驻卫生监督分队驰援严重洪涝灾害地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抗洪救灾动人篇章,书写了对党的忠诚、对灾区群众的大爱。
一、周密部署 确保全省灾后防病工作不留死角
7月下旬我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按照省卫生厅党组的部署和安排,省监督所闫闯所长立即指挥调度全省灾后防病卫生监督工作,并率领导班子成员多次赶赴灾区查看灾情。
7月28日,省监督所启动洪涝灾害卫生监督工作应急响应。闫闯所长组织召开全所大会,部署洪涝灾害期间卫生监督应急工作,成立抗洪救灾卫生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所领导实行24小时总值班制度,全所职工取消休假及假日,奏响了抗洪救灾的冲锋号。当日,永吉县经济开发区新亚强化工厂7000余只装有三甲基一氯硅烷的原料桶被冲入松花江中,吉林市、长春市、松原市松花江沿岸县(市)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省监督所立即组织松花江沿岸县(市)卫生监督机构对松花江沿岸县(市)4个净水厂51个村屯113个饮用水监测点死看死守,每小时监督监测一次,随时掌握松花江沿岸县市居民饮水卫生安全状况,并及时将监督监测结果上报省卫生厅。7月29日省监督所组织编发《吉林省洪涝灾害地区卫生监督工作指导手册》2000册,第一时间派送到灾区的每一个监督员手中,科学、规范指导全省各地开展灾后防病卫生监督工作。8月2日至3日,省监督所派出5个督查组对全省洪涝灾害地区防病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第一时间将全省洪涝灾害地区防病工作落实情况呈报省卫生厅,为省卫生厅制定灾后防病战略部署提供可靠依据;8月14日至19日,省监督所按洪涝灾害轻重程度对德惠市、扶余县、桦甸市、永吉县、临江市、敦化市、安图县等地救灾防病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8月13日至18日,对延边州及长白山管委会44家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的设备、房屋、无害化厕所、药品等因水灾损失情况进行核查。8月20日至23日,省监督所派出5个督查组,对长春、四平、辽源、通化、松原等地灾后防病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8月24日至27日,省监督所又派出6个督导组,对全省灾后防病工作进行分片督导,为我省部署常态阶段灾后防病工作提供依据。 在20几天的时间里,省监督所连续派出5批督查人员共19个督查组79人次对全省灾后防病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他们的足迹遍布每一个受灾地区的乡镇村屯,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倾盆大雨,不管是道路毁损还是泥泞难行,都挡不住卫生监督人前行的步伐,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确保全省灾后防病工作不留死角!
二、紧急驰援 全面履行灾后防病卫生监督职责
“全力排查卫生安全隐患,全面履行卫生监督职责,确保灾后各项防病工作落实到位”。这是闫闯所长的战前动员,也是省监督所全体监督员激昂而朴实的心声!
8月9日至27日,省监督所共抽调60人,占全所在职人员总数的67.4%,组建9支抗洪救灾卫生监督工作队,分别由所领导和首席卫生监督员带队,紧急驰援永吉县、敦化市、安图县、临江市等洪涝灾害地区。既是和疾控人员一起承担防疫工作的战斗员,又是担负灾区餐饮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监督的监督员。经过近20天的艰苦工作和努力,省监督所卫生监督工作队圆满完成了各项灾后防病卫生监督工作任务。先后出动监督员1337人次、车辆240台次,累计工作日213天,实地查看受灾乡镇37个、村屯607个、入户宣传5848户次,培训指导村民90276人次,发放宣传单131800份,监督检查医疗卫生单位(包括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780家次、集中供水单位230个次、农村饮用水源820个次、食杂店498家、餐饮单位(包括农村小吃店)782家、公共场所621家、中小学校及幼儿园36所。
在一线抗洪救灾卫生监督工作中,省监督所广大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团结奋斗,积极投身抗洪救灾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抗洪救灾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和一个个动人的事迹,彰显了卫生监督英雄本色。
闫闯所长忘记了刚刚痛失父亲的悲伤,忘记了自己还是正在守孝的儿子。他脖颈上那曾经因甲状腺癌手术留下的伤口总会隐隐作痛,心肌后壁缺血也给他带来阵阵痛楚,这些他全然不顾,带着卫生监督工作队,路线锁定所有受灾最严重的人群和环境,那个曾经在汶川废墟中奋勇拼杀的劲头又在他的血液里沸腾,身影出现在全省所有受灾地区的实地现场。在一线工作期间,他从没有停歇过,晚上12点之前也没有休息过,合上手中的工作材料,身心俱疲,可是每每想起汶川的情景与此比较起来,总会宽慰许多。真是经过战争的人才不怕战争。
王立群在一线工作期间,体弱多病的父亲在沈阳突然病逝,他强忍内心的悲痛,隐瞒了父亲病逝的消息,依然战斗在救灾一线;李涛孩子刚刚2岁,突发高烧住院,虽然也惦记孩子的病情,虽然也牵挂两鬓斑白的母亲,但站在救灾防病第一线,看到更多的是受灾村民倒塌的房舍和灾区的满目疮痍,感受更深的是责任更重,任务更加紧迫。李涛总是偷偷擦干眼泪,继续投身工作中;李修波的爱人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内感染住院治疗一个多月了,孩子还不到4岁,接到出发命令后他来不及去医院跟妻子解释,便匆匆赶赴灾区。赫晗在离自己的婚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接到了赴灾区工作的任务,婚事的筹备只能一拖再拖,未婚夫和家里的老人十分着急,但她耐心进行说服,最终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即将成为新娘子的人都会十分注意自己的容颜,都会想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可是她却毫不在意,心里只想着工作,和其他同志一样风吹日晒。
在一线抗洪救灾卫生监督工作中,监督员能住上10元钱小旅店算是最奢侈的了,多数人住在乡镇卫生院,没有洗澡地方,女同志洗漱、如厕面临诸多不便,但是他们无怨无悔。老同志更是克服高血压、糖尿病、腰间盘突出、痛风等疾病折磨。
吴飞今年56岁,患有高血压。在安图县顶着酷暑或置身于凄冷的雨水中,不但担负着监督员的使命,还担当司机工作。由于道路损毁,便道狭窄,崎岖不平,坐车的人都感到颠簸难耐、腰酸背痛,可想而知,作为司机的吴飞得需要多么大的注意力和体力来保证大家的人身安全和任务的完成;李凯患有腰间盘突出症、严重颈椎病,长时间在永吉县口前镇重灾区进行督查指导工作,使得她早晨起床时腰疼腿肿、颈部酸痛,但是她默默地承受着,每天都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李大岩克服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坚持工作在第一线,不仅是监督员,也是兼职司机,由于天气炎热,工作量大,衬衣湿透,像刚洗过一样,即使这样,仍然坚持工作。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更是经历了工作以来第一次真正考验和洗礼。
监督员刘洋淼在日记中写到:“这次抗灾是我从未有过的经历,这种经历则给了我从未有过的震撼。正是这种经历告诉了我什么是力量,什么是渺小……正是这种经历告诉了我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苦难……正是这种经历告诉了我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懦弱。在江南镇双胜村入户走访时,来到一位老大爷家中,看到他的家,我知道了什么是家徒四壁。老人家所有的一切都被洪水卷走,一个养了12年没有打捞的鱼塘被洪水冲毁,菜园大棚里的所有蔬菜全部被淹绝收,被洪水冲上岸的几根不知从何而来的数吨重的木材撞毁了大棚,甚至家中一条看家多年的大狼狗也因被铁链栓着在洪水到来时无法逃脱而被淹死。用老大爷的话说:十几年辛苦算是全完了。然而即便这样,在我们试图劝慰老人时,老人却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房子还在。再给我几年,照样弄起来。”言语平平,却掷地有声。与老人家相比,我终于明白自己在以往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经历这一切,我明白了:年龄的增长,只是数字无意义的叠加;只有经历,才会让人成长;个人如是,国家民族亦如是。汶川地震让中国坚强,奥运盛会让民族自豪。与我而言,这次抗灾防疫工作就是一次心灵的涤荡、成长的洗礼。”
这些仅仅是这次抗洪救灾卫生监督工作中的一些缩影,感人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省监督所的干部职工,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甚至几个感人的事迹,许多同志生病了,家里老人、孩子没人照顾,但是他们都做到带病坚持战斗,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确保灾区百姓健康安全。这就是卫生监督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彰显了卫生监督人无比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彰显了省监督所抗洪救灾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
三、传递温暖 用实际行动书写对灾区群众的爱
“洪水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8月6日上午,省监督所举行了向我省洪涝灾区人民献爱心捐款仪式,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进行捐款,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累计捐款人民币4.83万元。8月9日,闫闯所长连夜冒雨赴松原扶余县弓棚子五家镇马场小学武警松原支队抗洪救灾指挥部,代表省政府、省卫生厅送去价值3万元援助食品,慰问驻守在抗洪一线的官兵。8月11日,省人大向人大代表发出通知,要求代表以不同的形式向灾区捐款。得到通知以后,作为人大代表,闫闯所长立即捐出了自己两个月的工资,共计1万元。
敦化市大蒲柴河镇松江河村的松江河小学在这次水灾中受灾较重,洪水退去后,松江河小学操场成为一个临时安置点,省卫生监督所驻敦化分队在一次工作中,碰巧一名松江河小学老师在太阳底下晾晒被水浸泡过的图书,这些图书绝大多数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队员们立即驱车80余公里前往书店,为松江河小学购买了100本图书,价值1200余元。
永吉县万昌镇监督组在万昌镇包保期间,施家村10、11社灾民家中被水淹了13天,而孩子们即将开学缺乏学习用品,包保组成员为他们捐赠了价值500.00元书本和纸笔。当地村里还有两户孤寡老人无亲人照顾,他们就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任务,帮助老人做家务,并亲手为老人们进行居住环境及饮用水消毒。
看到黄榆乡遭洪水侵袭,基层医务人员舍小家为村民,一心扑在防病治病上,队员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黄榆乡监督组向黄榆乡卫生院捐款1000元。当张佰赢院长接过队员们手中的钱时,说得最多的就是“谢谢”。钱虽然不多,但凝聚了省、市、县卫生监督人员对灾区、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深情厚意。
在大灾大难面前,省监督所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舟,携手同行,以爱心传递温暖,用实际行动书写对灾区群众的大爱。
抗洪救灾,虽然没有当年汶川那天崩地裂的悲壮,但拯救的使命是完全一样的,省监督所就是凭着这股不息的精神和劲头,用健康卫士的本色诠释着爱心、责任、奉献、坚持、温暖……用一腔热血铸就公共卫生安全屏障,省监督所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英模的旗帜在洪涝战斗中依然飘扬!
(吉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