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打击违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0-11-18 14:46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自2006年底打击违法发布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对违法医疗广告进行监督监测,全力督办重大案件,并对违法医疗广告进行曝光。各区县卫生局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医疗机构开展自查,全面推进打击违法发布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工商等部门,加强联合监管,形成整体合力,扎实抓好专项整治工作。

  一、北京近三年监测到的非法医疗广告过万条

  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非法医疗广告使许多市民上当受骗。非法医疗广告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更严重的是传播虚假信息,误导群众,坑害患者。不仅使患者花掉了巨大的开支,而且还遭受到身体上、精神上的创伤,甚至留下终身残疾。据全市卫生监督机构统计,2008年监测到非法医疗广告为3500余条;2009年为5000余条;今年仅上半年,违法医疗广告就达到了3000余条,呈明显增长趋势。 

  二、卫生部门多项举措严打违法发布医疗广告行为

  首先,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并签订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责任书》,对多次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的法人和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对责任单位进行警告和不良执业积分。

  另外,为加大社会各界对打击违法发布医疗广告行为的参与度,通过公布举报电话、定期发布警示信息、定期公示处罚结果、媒体曝光等措施,对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的行为进行威慑。

  此外,卫生部门还主动与工商等部门建立医疗广告信息审查、案件移送等方面的合作,设专人对医疗广告发布情况进行追踪和社会公示,加大处罚力度,防止一些医疗机构打“擦边球”、“钻空子”。  

  今年上半年,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2353人次,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并抽查在社会上发行量较大的报刊杂志20余种,共计12000多个版面。其中,发现涉嫌发布违法医疗广告100多件,依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对其进行处罚,其中被警告的有29户次,不良执业行为积分总计达116分。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