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消毒餐具监管中客观存在的监管难题,卫生监督部门一直都在积极寻求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厦门市卫生监督所根据集中式餐具消毒行业“起步晚、发展快,规模小、准入低,规范少、处罚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如下对策:
对策之一:服务先行,指导企业规范发展
由于集中式消毒餐具企业不需要卫生准入许可,早在2007年监管初期,摆在厦门市卫生监督部门面前的是企业本底资料一片空白的窘困局面。为了获取全市该类型企业的数量及分布等基础资料,卫生监督部门想方设法通过收集餐馆中使用的消毒餐具包装标识、鼓励群众投诉举报、向工商部门查询等多种渠道一点一滴地把企业信息完善起来。经过两、三年地努力,如今厦门市31家集中式餐(饮)具消毒企业的建档工作已基本就绪。
为了让这个新兴的行业更快地步入正轨,三年来,厦门市卫生监督所通过“请进来??召集管理人员培训,走出去??亲赴企业现场指导”等方式,对企业从卫生设施、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产品包装、保质期标识等方面逐一加以规范。
对策之二:强化监管,考评敦促企业整改
在对企业宣传培训的同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厦门市卫生监督部门根据《福建省集中式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试行)》对全市所有集中式餐具消毒企业逐轮进行考评。并在每个考评时段对不合格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敦促企业按《规范》要求进行整改。
经过为期近一年的三轮考评及动员整改后,厦门市现有的31家集中式餐具消毒企业已有80%以上达到《规范》的要求:有的改造或搬迁了厂房,扩大了生产车间面积;有的改善了车间布局流程;有的增设了餐具回收储存专间、去渣清洗专间、包装专间;还有的增设了洗碗池、垃圾桶、防蝇门窗、餐具消毒机、自动包装、打码机等设备设施。在水质的卫生方面,洗涤后的漂洗环节大多数能使用流动水。在产品外包装上,企业基本上标识了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此外,卫生监督部门还指导行业协会建立了福建省首家集中式消毒餐(饮)具联合质检中心,确保产品在检验合格后才予以出厂。
对策之三:媒体配合,揭劣树优引导消费
全面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个别企业收效甚微。为了揭露那些卫生状况差劣的企业,厦门市卫生监督部门借助了媒体的力量对监督考评中拒不整改或拖延整改的企业予以曝光。对做得规范到位的餐具消毒企业,卫生监督部门也将通过各种平台进行展示,让消费者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以此达到“市民科学消费,企业优胜劣汰”的双赢局面。
下一步举措:多管齐下,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定期考评,通报结果。厦门市卫生监督部门将在集中式餐具消毒企业试行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每季度对各企业的现场卫生状况进行评分、评级,抽检产品的消毒效果。并将评级的情况和消毒效果检测的结果公布在“厦门卫生监督信息网”和厦门市各大媒体上。“五.一”过后将会通报首次的考评结果。
餐饮配合,违规受罚。作为消毒餐具使用大户的餐饮企业,应向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产品。厦门市卫生部门对查处到使用不合格餐具的餐饮单位,将依法对其给予严厉处罚。这是在消费环节整治餐具消毒企业的辅助措施。
积极调研,争取立法。去年福建省政府专题会议提出:由省卫生厅组织制定我省集中式餐饮具消毒单位强制性卫生标准,并牵头制定福建省集中式餐饮具消毒行业管理的地方规章,这意味着福建省有望通过立法,对餐具消毒行业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
(厦门市卫生监督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