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卫生执法监督应急队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纪实

2020-11-18 14:46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青海玉树,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这个位于青藏高原上高海拔藏族自治州因“4.14地震”而被全国人民深深铭记。四月的玉树,本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安静而美丽。然而,2010年4月14日,7.1级强烈地震突袭玉树,打破了这种宁静,数以万计的鲜活生命被废墟掩埋,一片片城镇村庄被夷为平地,美丽富饶的山川顷刻伤痕累累。

  时间在一分一秒逝去,生命在等待救援,灾情就是命令,刻不容缓,按照四川省卫生厅的安排,四川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紧急启动了地震灾害卫生监督应急机制,迅速开展跨省卫生应急大救援。关键时刻,四川卫生监督员们挺身而出,奋勇向前,以民族团结互助为精神指导,发扬“5.12汶川大地震”精神,延伸四川卫生监督大爱,挺立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

  火速响应:第一支赶到灾区的外省卫生监督队伍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波及范围3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10万人,震中位于青海省玉树县附近。

  四川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从领导到每一个职工,无一不牵挂着远方的灾区,牵挂着受灾的藏族同胞,牵挂着灾区的卫生工作。揪心的牵挂,周密的部署,快速的反应,一场跨省卫生应急大救援迅速展开。

  14日下午,按照四川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省总队立刻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李章国总队长任组长,张平西副总队长任赴青海玉树灾区卫生监督应急队队长,下设饮水组、食品组、传染病防治组、信息组、后勤保障组和司机组等6个工作组,成员分别由省总队和成都市、甘孜州卫生监督支队的卫生监督队员组成,共计24名。

  15日10点,应急队伍带上抗震救灾救援物资、应急执法包,以及快速检测设备立即奔赴青海玉树极重灾区。历经30多个小时,行程近1400公里,沿途翻越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以干粮充饥,日夜兼程,于17日凌晨5点10分到达震中??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成为第一支到达玉树地震灾区的外省卫生监督队伍。

  攻坚克难:克服恶劣条件快速启动救灾工作

  四川卫生监督应急队伍到达灾区后,不顾辛劳,迅速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发生后,玉树灾区一片混乱,居民房屋严重损毁,食品严重匮乏,水源受到污染威胁,垃圾、粪便随处可见,卫生安全隐患极为突出。

  到达当日,四川卫生监督应急队的队员们顾不得休息,就立即投入到了一线抗震救灾的战斗中。不仅要克服高原氧气稀薄、沙尘暴等恶劣的气候,还顶着饥饿和身体不适,深入到灾民最为集中的玉树指挥部、赛马场、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场等多个安置点,迅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饮水监测、食品监督,传染病防治、环境消杀灭等工作。尽管条件恶劣、饥寒交迫,但是应急队的每名同志都满怀感恩之情,以民族大爱为精神支柱,迸发出最大的能量,按照职责分工,克尽职守,始终坚守在自己抗震救灾的特殊岗位上。在到达灾区的当天,四川卫生监督应急队摸清了结古镇灾区安置点基本情况,全体队员在烈日、风沙、缺氧的恶劣气候中,走家串户,开展饮用水、食品、传染病防治等宣传,发放卫生宣传资料8000份。由于当地许多群众不懂汉语,马上派员长途奔波,返回石渠,制作汉藏两种语言的标语,张贴于各主要安置点,提示群众安全用水等,得到当地干部群众各救援队伍首肯。

  带队领导张平西副总队长是其中最辛苦最劳累的一位,工作几乎都是马不停蹄连轴转,时而深入现场巡查饮用水源,时而向当地指挥部提出决策建议,时而召集应急队伍部署工作,时而向四川本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张总队都五十多岁了,还患有严重高血压,路经石渠的时候还出现了头痛、头晕、气喘等严重高原反应,现在还这么拼,真替他捏了把汗。”大家都不无担心。

  谭代荣同志按领导安排,主动承担起整个青海玉树灾区的饮水安全总协调工作,每天冒着强烈紫外线和沙尘暴,往返于指挥部、驻地和九个饮水监测点之间,开展水质快速检测,统计分析饮水数据,为灾区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他走进灾民家中,宣传科学饮水知识。每天晚上,别人在休息时,他还在撰写工作信息和监督建议。尽管脸上被晒得脱了皮,但他还是不愿休息,香港凤凰卫视的准备对他进行采访时,得到的却是朴素的话语:“没什么可报道,这是我们四川应该做的。”

  信息办周涛副主任负责前线信息报道和反馈工作,每次都不顾余震危险,跟随各救灾队伍穿梭于废墟之上、危房之中,收集抗震救灾第一手资料,回到驻地,立即收集整理各组情况,并第一时间发回成都,保证了前线抗震救灾工作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连续性。他说:“自己累点儿不算什么,我们大家的辛苦工作需要鼓励,需要及时向指挥部和单位保持信息互动,我做的信息宣传其实也是大家工作情况的一面镜子,所以,我不能马虎哦!”

  18日,四川卫生监督应急队的队员们由于连日奔波,加之吃不饱、睡不暖,陆续出现了头痛、头晕、气喘等高原反应,轻伤不下火线,症状稍微轻微的同志并没有丝毫懈怠,仍带病坚持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郭文华、陈成身两位同志还出现了昏厥的现象,但仍坚持一线工作,在大家的劝说下才勉强同意乘飞机返回成都。

  在救灾工作中,应急队的男队员们也体现了细心的一面。大家发现这里的藏民80%都不懂汉语,和我们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缺乏救灾亲切感。鉴于此,应急队员们主动联系了四川甘孜石渠县和青海玉树的同仁,请他们当我们的藏语老师和翻译,翻译卫生手册,翻译宣传标语,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和肯定。

  耕耘与收获同在。经过灾区应急救援队伍的共同努力,灾区卫生状况明显好转,饮水、食品安全得到充分保障,传染病防控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有条不紊。

  团结奋战:鲜艳的队旗和党旗在灾区迎风飘扬

      灾区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意志力。为给应急队的队员们加油打气,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张平西副总队长倡议成立玉树前线临时党支部,以共产党员的战斗意志来鼓励和引导大家。20日,经省总队党委批准,由应急队伍里的9名共产党员组成了前线临时党支部,由张平西任支部书记,周涛任宣传委员,魏宁川任组织委员。

  2010年4月20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在经历了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生与死的考验之后,四川卫生监督应急队的陈霄同志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拳头,光荣宣誓!王立峰同志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在玉树抗震救灾的这几天中,四川卫生监督应急队后勤保障工作也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应急队玉树驻地海拔近4000米,水烧不开,队员们喝不上开水,吃不上热饭;而且每天都有强烈沙尘暴,帐篷里、锅碗里、嘴鼻里都充满了黄土沙粒,特别难受;昼夜温差大,夜里总是零下10度左右,半夜队员们经常被冻醒、吹醒。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大家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互助互爱,互相关心,主动担当,克服困难。后勤组王永康、陈霄、陈永华等同志总是天没亮就起床,主动打水、生火,为大家准备热气腾腾的早餐;赵刚、王立峰等同志在冰河里刷洗大家用过的锅碗瓢盆;段炜、彭宇、李鹏等同志在缺氧情况下主动帮助受灾群众搭建帐篷、运送食品,在每次风暴之后,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冲出去整理帐蓬;李永春、魏宁川等同志不远千里护送伤员;张涌、孙文斌等驾驶员忍着饥饿奔波于灾区各乡镇村舍……

  团结就是力量,虽然条件艰苦,但四川卫生监督应急队的队员们经受住了考验,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抗震救灾工作任务,不辱四川卫生监督的光荣称号。在异省辽阔的草原上,鲜红的四川卫生监督应急队队旗和党旗迎风飘扬!

                                                                                        (四川省卫生监督执法总队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