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卫生监督在玉树灾区全面开展饮水检测与宣传指导

2020-11-18 14:46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发生地震后,四川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按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四川省卫生厅的安排,组织卫生监督应急队员24人,车辆7辆,于4月15日上午从成都出发,日夜行程1300多公里,途中翻越了5000多米海拔的高原山区和冰雪路段,于17日零晨5时抵达玉树县,是全国第一支奔赴灾区的外省卫生监督队伍。

  到达玉树县后,应急队立即与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和省卫生厅取得联系,开展灾区卫生监督工作。

      一是开展卫生宣传。应急队分三个组分头行动,向灾民发放灾区食品、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等卫生宣传资料共计5000余份;并向安置点管理人员进行宣讲,组织当地干部群众向居民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向灾民宣传饮用水消毒、科学用水等卫生知识。

     二是摸清本底。应急队员对玉树县城区灾民安置点、救援人员集居点的分布、人员数量、组织管理、集中供餐、饮用水源情况、生活垃圾处置和安置点厕所设置等进行全面摸底,掌握基本情况。

     三是深入开展饮用水调查。城区人群主要集中在四个点,青海省军区玉树军分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有500余人,饮用水源是军分区院内自备井水。民族师范学校点大约有1000余人,饮用水为学校家属区和玉树第三完小内井水。体育场安置点本地居民目前大约100余人,饮水为政府送水,用水为扎曲河水;赛马场安置点大约20000余人,以当地居民和外援医疗卫生队伍为主,饮用水以矿泉水为主,辅以扎曲河水。所有供水点均未采取消毒措施和相应水处理措施。对各个供水点的卫生状况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并进行了专项指导。

     四是开展水质快速检测。与青海省疾控联合,对上述四个重点区域生活饮用水开展水质快速检测,共检测井水水样3个,河水水样2个,每个水样检测指标为浊度、余氯、氨氮、硝酸盐,肉眼可见物、PH值。快检结果表明:除余氯五个水样均未检出外,其余指标全部合格。目前,四川卫生监督应急队员开展灾区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监督等工作正在繁忙的进行当中。同时,四川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向青海省卫生监督机构共计捐助工作经费20000元。

                                                                                             (四川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