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确保单采血浆质量与安全,全覆盖开展执法检查

2020-11-18 14:45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2009年9月14日至9月30日,按照《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血液安全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四川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在该省卫生厅的统一指挥下,组织了4个有血液专家、血液制品公司、血浆站管理骨干和执法人员参加的检查组,对四川17家单采血浆站的管理、体系建设与持续改进、实验室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本着查实、查严、查细的原则,进行了全面的督导检查。

  督导发现全省两家血液制品公司和17家单采血液站在加强企业守法自律和血浆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卫生技术人员配备达到和超过规定要求。截止2009年8月30日,我省17家处于正常运行的单采血浆站共有从业人员58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54人,占职工总人数的77.07%;中级以上职称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33.6%。体检医生共56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的12.0%;采浆护士共有205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的41.0%;取得HIV检查资格证人数66人,占所有卫生技术人员的14.5%。二是加强质量管理,注重人员培训。各浆站内的职工每次学习都有记录和签名。特别是新进人员,都进行了岗前培训。三是强化自律行为,规范血源管理。为确保供浆员身份准确,杜绝冒名顶替、重卡多卡。四是严格体检程序,确保体检质量。五是完善实验室制度,保证检验质量,17家单采血浆站均重视实验室检测的每个环节,落实查对、保证检验项目齐全、结果准确,严格执行了各项操作规程。六是严格采浆规范,注重血浆储备管理,浆站人机比例符合要求,执行严格三查七对,有效杜绝了冒名顶替。对消毒的效果定期都进行了监测、记录,并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确保感染率为零。17家单采血浆站的冻库均按要求安装了温度连续检测仪和报警装置,并安排了专人管理,确保了血浆储存的安全性。各浆站的科室设立了质控联络员,在浆站站内形成横向列边,纵向列底的质控系统,建立起了每月定期检查制度、每月质量简报制度、质控制度,污水污物处理与监控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保证了采供原料血浆安全,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四川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