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落实市政府2009年第31次常务会议精神,加强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夏季餐饮食品卫生安全,天津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即日起在全市开展餐饮消费环节“百日万店”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百日万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以防范各类集体食物中毒为重点工作;以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集体用餐供餐企业、农家乐旅游点和重大活动场所为重点部位;以原料采购、添加剂的使用、冷荤菜制作和餐饮食品加工过程等为重点环节;以取缔无证餐饮服务、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强化培训指导、强化卫生抽检和现场快速检测等为重点措施,进一步强化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卫生监督公示等长效监管机制,防范食物中毒事故,保障夏季餐饮食品安全。
“百日万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重点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整治,确保收到良好效果。
(一)坚决取缔无证餐饮服务。在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积极与工商行政管理、综合执法的部等门密切配合,采取疏堵结合、分类监管,积极引导等措施,综合治理,依法严肃查处并取缔餐饮无证经营。
(二)强化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品安全监管。积极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继续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堂的卫生整治,完善和落实食品卫生监督台账制度,实施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深化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提高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比例,加大日常监督和指导力度,积极推行“安全盒饭”进校园和饭菜留样制度,禁止学校食堂加工和食用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各类餐饮食品,防范学校食物中毒事件。
(三)加强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积极与建设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建筑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整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和措施,规范卫生条件、管理制度、原料采购和食品加工过程,加强日常监督和指导,落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工地食堂卫生水平,禁止建筑工地食堂采购、加工和食用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性食品,预防工地食物中毒事件,保障建筑工地员工饮食安全。
(四)加强农家乐旅游点的食品安全监管。涉农区县卫生局要在区县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积极与农业部门旅游管理部门、乡镇政府密切配合,开展农家乐旅游点食品安全整治,积极探索和实施适合农家乐旅游点的餐饮卫生规范要求,完善食品卫生制度、落实管理和监督责任;依法实施卫生许可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加强日常监管、食品安全培训和卫生指导,提高农家乐旅游点的食品卫生水平,保障游客餐饮食品安全。
(五)加大对小型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力度。在区县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卫生部门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积极开展小型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整治。加强地方政府投入,支持指导小餐饮改进卫生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卫生水平,落实自律管理责任,提升小餐饮食品安全水平。禁止不具备条件的小型餐饮单位制售冷荤菜品和其他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餐饮食品。
(六)加大对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单位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单位整治,规范卫生许可条件、严格审查依法准入,规范餐饮具清洗消毒、储存、运输的卫生条件和要求,强化日常监管和卫生监测,禁止未经卫生审查许可从事餐具集中清洗消毒服务,禁止向餐饮单位提供不符合餐饮具清洗消毒卫生标准的餐饮具。鼓励小型餐饮单位使用集中清洗消毒的餐饮具。
(七)加大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监管力度。集中力量开展集体用餐供餐单位食品安全整治,严格集体用餐供餐单位卫生规范和要求,依法严格卫生条件和审批许可程序,严禁对不符合条件的单位准予许可,对获得卫生许可但是已经不具备卫生条件或者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单位要果断停止生产经营,严禁未经卫生许可的单位和个人从事集体用餐供餐活动;严格控制供餐规模、供餐品种、加工分餐过程和制作、运输、食用时限;禁止卫生信誉度A级以下单位向重大活动提供快餐,禁止卫生信誉度B级以下企业向学校供应快餐,禁止超范围超能力加工快餐盒饭,严禁企事业和组织订购食用不具备集体用餐资质的单位制作的快餐。
(八)加大重要大型活动餐饮食品安全保障力度。坚持奥运期间创建的全市联动、区间联动、全员参与、全程监督和现场快速检测的重大活动卫生监督保障机制,建立本区县重要大型活动的备案报告制度,完善重大活动卫生保障规范和工作程序,强化对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监管,保障重要大型活动期间的餐饮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
(九)强化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防范工作。进一步落实百人以上集体就餐备案制度和食品留样备检制度,加强对集体婚宴和集体会餐活动的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落实接待单位食品安全自我管理制度,预防婚宴和集体会餐等活动中的食物中毒事件。涉农区县卫生局要在区县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家庭婚宴、流动厨房等民间群体性会餐活动的监督和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指导,预防民间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十)强化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采购和使用的监管。巩固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成效和经验,在餐饮单位推行一个承诺(即与餐饮经营者签定不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承诺书);两个备案(添加剂来源备案和使用配方备案);三个台账(即添加剂使用、不合格食品处理、废弃油脂处理台账);四种管理(普通食品、非限量食品添加剂、限量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等四种管理模式);五项专管(即食品添加剂要专店采购、专人管理、专用管理、专柜存放)等措施,规范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天津市卫生监督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