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赛区首项比赛短道速度滑冰比赛和稍后举行的花样滑冰比赛已分别于4月 5日和4月12日闭幕。赛事期间,承担赛事公共卫生保障重任的卫生监督保障团队,根据组委会的统一部署和《第十一届全运会青岛赛区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公共卫生监督保障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充分借鉴和利用2008年奥帆赛保障的成功经验,严格坚持奥帆保障标准和模式,发扬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连续奋战,团结协作,分级监管,认真履责,成功地保障了赛事的公共卫生安全。
赛事卫生监督保障实施过程中,青岛市卫生局在前期培训、对接的基础上,预先制定工作方案,提前对比赛场馆和接待酒店的公共场所进行了检测,进行了安全性评估,并依托奥帆保障班底,组建了比赛场馆、接待酒店、配送餐单位、外围巡查、现场快检、采样送检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共7支保障团队,迅速形成了局领导靠前指挥、各团队全面就位、监督员职责明确的全运会组织领导体系和卫生监督保障体系。赛前,各驻点卫生监督保障团队提前两天进驻,点对点严把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菜谱审查、现场加工和用具消毒等关键点,认真排查各环节存在的卫生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导接待单位及时消除卫生安全隐患。外围巡查团队同期到位,重点对比赛场馆和接待酒店周边的餐饮和公共场所等单位进行不间断地巡回监督检查。赛事期间,卫生监督保障团队始终坚持奥帆赛事期间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全运会实施“两层四区”的分级保障和“无缝隙”监管,收到良好效果。
据统计,本项赛事期间,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机构共出动监督人员966人次,出动车辆236车次。比赛场馆和配送餐单位驻点保障人员共安全保障配送餐76250份,其中比赛场馆用餐8320份;接待酒店驻点保障人员共保障29577人次的就餐安全,其中运动员、领队教练员、裁判员、官员和媒体记者9026人次;现场快检人员利用ATP等现场快检手段对105份样品进行了测定,均合格;17个外围巡查团队结合卫生监督执法“蓝盾行动”,共检查单位1042户次,行政处罚79户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602份,提出整改意见1984条,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打造了卫生安全的餐饮消费环境,圆满完成了十一届全运会青岛赛区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公共卫生监督保障工作任务。(青岛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