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督促四川各地加大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无证生产、餐饮经营单位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力度,确保专项整治目标任务的完成,2009年2月23日~28日,在省卫生厅赵万华副厅长、执法处黄新生处长、省总队李章国总队长、林玲副总队长、赵大余副书记、张平西副总队长的带领下,卫生厅及总队人员分成四个督查组,分别深入到攀枝花、凉山、乐山、广元、成都等12个市州进行了督查指导。督查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对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清理整顿两个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餐饮单位建立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制度、各地开展专项整治的宣传、监督检查、工作动态、工作报表及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四个督查组在12个市(州)共检查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4家,学校食堂及餐饮单位58家。
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都按照《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攀枝花、凉山、宜宾、自贡、资阳等市组织召开餐饮业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会,要求各餐饮单位认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摸清各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情况,为“专项整治”清理整顿阶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组织卫生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餐饮单位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了监督指导。攀枝花、凉山、乐山、广元、成都、广安、南充、遂宁、宜宾、自贡、资阳、科学城组织卫生监督人员对辖区内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对照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第二批)进行了清理整治。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通过专项整治,餐饮单位普遍建立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及台账记录意识不断得到了强化,食品添加剂使用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在本次督查的62家单位中,绝大多数未发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仅在一家餐饮单位现场发现一起违法滥用非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已责成当地监督机构立案查处。除此而外,各地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一些添加剂的标签标识不规范,无“食品添加剂”字样,无卫生许可证号,无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等内容;一些复合食品添加剂配料成分仅含糊标注添加剂类别名称,而未标明原料具体名称;部分餐饮业经营者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重视不够,采购台帐未登记或有漏登现象,索证资料不齐全;一些食品卫生管理员、加工操作人员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认识不到位等。
赵万华副厅长一行对攀枝花、凉山两市(州)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要求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领导,继续做好食品添加剂清理整治和规范巩固阶段的工作,及时报送工作信息,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密切配合,形成整治合力,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要依法实施处罚,积极探索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长效机制,规范餐饮行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