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积极探索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新机制 确保奥运医疗卫生保障...

2020-11-18 14:44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在奥运餐饮、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保障方面,天津市积极创建卫生监督保障市区联动、区间联动、全市调度、全员参与、全程现场快速检测的新机制,提高重大活动卫生监督保障能力和水平,创卫生监督新亮点、新特色、树卫生监督新形象,在五个方面探讨和实践了科学、规范的管理对策。

一是,探讨开展了对重大活动期间的医疗和卫生风险评估。进行了天津赛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化学中毒、放射防护、医疗救治、传染病流行等8个卫生风险评估。

二是,探讨开展了定点医院接诊流程标准化研究。根据北京奥组委要求,结合天津实际,建立了定点医院奥运接诊流程规范,涵盖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一系列医疗流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并注重与国际接轨,尊重患者的民族习惯和个人隐私,达到医疗服务标准化,救治流程科学化,技术操作规范化的要求。

三是,探讨开展了以定点宾馆饭店为主体的专项卫生风险评估,指导现场卫生监督保障,选择现场保障关键控制点位和现场快速检验检测重点。5月初开始,承担现场保障任务的监督员全部进入现场,对定点宾馆进行了三轮全面卫生监督检查和风险评估,把问题尽量解决在开赛前。

第一轮卫生风险评估以量化评价为主,找出了风险环节和重点整改部位,指导进行整改,已于5月20日完成。

第二轮卫生风险评估以冷荤菜加工、食用冰块制作、生活饮用水、餐饮具消毒等危险环节为重点,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和抽检,评估风险操作环节,确定重点控制点,已于6月初完成。

第三轮卫生风险评估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卫生监督、检测,对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进行全面卫生风险分析评估做出结论。已于6月30日完成。

四是,推动建立了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整体运行机制。在市政府领导下,建立了从种养殖到餐桌的,对奥运中心场馆、定点酒店进行食品安全保障的整体运行机制。经过几轮调查、核实,落实了定点宾馆饭店奥运期间拟用食品及原料目录,确定16类254种奥运食品,涉及99种进口食品和9个区县34个基地、1个屠宰企业、10个生产企业、2个批发企业,全部落实了食品安全保障责任,建立了对接机制,有关部门已经实施驻点监督。

五是,建立了企业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了接待单位的责任。市、区监督所均与各定点接待酒店签订了奥运食品、生活饮用水和公共场所卫生安全保障责任承诺书。宾馆饭店按照卫生监督意见基本完成了对硬件设施的卫生改造,正在进行深入的卫生整改和规范;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接待酒店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提高,对发现的问题积极主动整改,把一切问题都解决在奥运之前。(天津市卫生局奥运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组)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