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卫生监督抗震救灾工作队赴绵竹工作纪实

2020-11-18 14:43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根据卫生部抽调监督员赴四川开展抗震救灾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云南省卫生厅党组高度重视,于 5月19日紧急从云南省卫生厅、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昆明、曲靖、玉溪、红河、大理、普洱、楚雄、保山等八个州(市)和昆明铁路卫生监督机构抽调102名工作队员组成第一批“云南卫生监督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队”,先后于5月20、21日赶赴四川绵竹市灾区。到达绵竹市后,工作队根据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与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协同配合,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卫生监督工作,全面开展食品、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等的卫生监督工作,督促灾后各项防病措施的落实。
工作队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地震救灾卫生监督工作。一是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措施、工作方式方法,制定符合实际的现场工作记录表格,统一工作模式和程序,确保了工作的全面、规范和有序开展。二是积极探索如何对卫生监督工作效果进行评估,在多次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评估方案,客观地对抗震救灾卫生监督工作进行效果评估。三是认真思考,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四是各工作小组结合各乡(镇)的现场工作实际,分别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确保了灾后防病工作的落实。
截止6月15日,第一批工作队累计出动人员1949人次,车辆385辆次,检查了340个居民安置点次,检查灾民户数24191户;医疗机构622家次,食品生产经营户2385户次,生活饮用水1491家次(包括市政供水、自备集中式供水、集中式取水点);下发卫生监督意见书207份。共举办镇、村干部培训43批次,培训卫生防疫工作人员390余人次,组织村民小组消毒员及村民培训532批次,培训13200余人次;进村入户,共对89个村委会(社区)24190余户62500余人次进行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11300余份,培训宣传覆盖面达33.26%。
通过大力开展监督、指导、宣传,灾后卫生防病工作引起了当地政府、卫生院、村委会及灾区群众的进一步重视,灾后卫生防疫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8个灾民安置点都设置了简易厨房,基本符合《灾民临时安置点应急供餐要求》,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灾区群众的防病意识明显提高,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脏乱差状况有所改善;科学防病、群防群治的局面逐步形成,灾区卫生监督工作进一步规范。到目前为止,工作队所负责的12个乡(镇)及城区8个临时安置点无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云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