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赴四川抗震救灾卫生监督工作队自5月20赴川抗震救灾已近20天,考虑到队员们长时间在灾区恶劣环境下工作,身心疲惫。安徽省卫生厅决定对工作队的队员作部分替换,总队要求各分队(共6个分队)至少每队报送3名被替换队员名单。可是2天过去了,没有一个名单报过来。为此,总队决定于6月10日召开一次队会,确定被替换人员名单。
会议由总队长杨志平主持,季亮记录。令主持人意想不到的是,队员中没有一人要求被替换,而是想方设法寻找留下来的理由,有些“理由”甚至不是理由。下面是部分同志要求留下的理由。
杨志平(总队长):因2天来没有人报名回去(被替换),今天只好召集大家开会,尽快将替换名单报省厅,考虑工作需要,我和副总队长孙玉东暂不替换。
尹学平、王喜庆(分别为56岁和53岁,工作队中年纪长者):我们年龄大,有工作经验,分别是滁州市、蚌埠市的带队,而且我们是临时支部的委员,没有省卫生厅机关党委的任免文件,我们不能走。
张城、郑向明(2位高山反应最重,被替换的呼声最高):我们虽然有高山反应,但我们已经逐步适应,现在就走,没有做多少工作,我们不走。
章祥清、开力军:我们是卫生检验科班出身,这里现场检测工作量大,任务重。我们不能走。
娄林、孙逸波等驾驶员:我们既是驾驶员,又是卫生监督员,1人能干2人的活,而且汽车是我们的饭碗,汽车不走,我们不能走。
杨智、董永超(蚌埠市的汽车在路途中被撞坏,2人在汽车修复后赶到灾区)我们来的晚,不能提前走。
查亮、戚仁江等一批年轻人:常言说,年轻就是资本,我们有的是资本,我们可以不走。
记录者感言:这里没有困难,也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要求留下来的“理由”,只有一群卫生监督员对灾区人民一片爱心和满腔报国热情。
截至记录者发稿,40名队员仍然战斗在灾区卫生监督的第一线。被替换的名单仍未上报。
(安徽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 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