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理阴影,迈进帐篷教室

2020-11-18 14:43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贾××,男,6岁半,都江堰市虹口乡幼儿园大班学生,5?12汶川大地震使他所在的班级教室瞬间全部倒塌,全班同学均被压在废墟里,经过多方救援,幸运的他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头顶部、下巴、手、脚多处受伤,还目睹了一位平时和他玩得比较好的同学遇难,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创伤,留下了地震创伤急性应激障碍。原来担任班长的他性格活泼好动,和同学相处甚佳,经受地震后反复类似噩梦、寡言少语、缺少兴趣、极度恐惧、自责,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不愿与外界接触,不敢去学校上学。父母为此异常焦急、痛苦万分,天天带着他在学校周围徘徊。

2008年6月2日,广西赴川救灾防病工作队自治区卫生监督工作组在给虹口乡政府所在地的铁军帐篷学校赠送六一礼物时,他紧拉着父亲的手在远处观望,这一异常的举动引起了队长李侯健所长的注意,并嘱附我们要密切关注这小孩子的心理情况,要帮助他渡过难关,否则将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灾民的困难牵动着每一个工作队员的心,自治区卫生监督所许可现场审查科科长、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潘达颜同志利用自己在心理咨询的特长,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在队员朱群友、雷晟的配合下,通过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地震当时情况,并与该小孩对话,认真倾听并给予理解,找到了症结。其主要原因是缺少安全感,因此不敢上学。根据这一情况,自治区卫生监督所的队员们立即制订相应心理危机干预方案。一是与他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取得他的信任。二是鼓励他把自己的内心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三是理解他目前的处境,理解他的行为,提高他的自信心。四是采取心理干预方法如:开展心理疏导、认知矫正、放松训练、晤谈技术等,改善其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五是重新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调动和发挥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多与家人、同学、老师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隔离。使他感受到自己所处环境是安全的,增加自我安全感的确立。

通过6月2日和4日二次的心理咨询辅导,在父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他对地震的发生有了正确的认识,通过画画、讲故事等训练稳定了情绪,多次进入校园,与同学建立信息沟通,逐步感受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摆脱了震后20多天痛苦煎熬,重建了心灵家园,他走出心理阴影迈进曾让他望而生畏的帐篷教室,终于又融入了学校大家庭当中,开始了地震后的新生活。

我们全体工作人员祝福他一生平安!幸福快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所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