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云踩在脚下 将爱藏在心里

2020-11-18 14:43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把云踩在脚下将爱藏在心里

——记遂宁卫生监督抗震救灾突击队-巫江

(四川卫生监督抗震救灾前方报道组)在汶川抗震救灾现场,遂宁市卫生监督支队有这样一位同志,他爬过了那儿的每一座高山,走遍了那儿的每一条山路,对那儿的情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他就是遂宁卫生监督赴汶川抗震救灾突击队的巫江同志。

他是勇士,把云踩在脚下

“这么大的灾难,我这一生只愿经历一次,老天不要再折磨善良朴灾的中国人民。能为灾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谈到这次大地震,奋战在汶川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巫江感慨万千。

从5月18日奔赴汶川灾区的那一天起,巫江就随唐志斌支队长带领的遂宁卫生抗震救灾突击队来到了这里,并连续转战于漩口、水磨、三江、映秀等地,至今已经接近20天了。由于巫江同志工作经验丰富、作风顽强,每次遇到工作环境恶劣、情况较复杂的地方,领导最先想到的就是派他前往。“他沉着冷静,胆大心细,派他去我放心。”遂宁卫生监督抗震救灾突击队唐支队长如是说。

报道组到映秀镇采访时,巫江正好从半山腰上查看完水源水回来,顺便用矿泉水瓶采回了水样。见到他时,他嘴唇干裂了,皮肤黑黝黝的,身上到处都沾满了尘土,手里攥着个工作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工作开展情况和各种数据,脖子上长满了红红的疙瘩。当他意识到记者的目光聚焦在他的脖子处时,他连忙拉上领口将那些疙瘩遮起来,笑着说:“可能是不大适应这儿的气候,长的疹子,没什么的。”紧跟着又紧锁住眉头,心情沉重地说:“唉,灾区的群众苦啊。真的,看着就让人心痛!”我们问他难道你们在这里工作就不辛苦了吗?他听后立即就反驳道:“我们吃这点苦算得了什么!不就是刚来的时候三天喝不上开水、顿顿啃干粮、淋湿了几件衣服、手脚上划了几道口子嘛,比起灾区群众,我们的这点小困难简直不值一提。”

我们问他刚才从哪里回来的时候,他指了指身后的一座大山。我们顺着他指引的方向往上望去,看见了半山腰上有几个蓝色的帐篷。我们又紧接着问道:“怎么没看见上山的路呢?”他嗤地一笑:“哪有什么路哦。听老乡说以前有,地震过后路啊、水啊什么的都没了。”“那老乡们喝什么呢?”听完我们这个提问,巫江的脸上就再难看到一丝笑容了:“唉,没办法。他们现在还只能从挨的比较近的地方去用竹筒把水接过来用。我刚才上山就是去看他们临时从山里引过来的水的卫生的,给他们带上去一些必须的消毒药。”“那没有路,你是怎么上去的呢?”“爬嘛!”说着,用双手比划了一下。“我们巫中队一天还要爬好几趟哦!那些山路太陡了,而且好多地方都没路了,只能踩着塌方滚下的石头往上爬。上面上悬在外面的巨石,根本不敢往上看,看了就没有勇气再往上爬;下边是悬崖,也不敢往下看,一看就会头晕。不过,到了山顶,云就在我们脚下,好壮观哟!”一直陪在旁边的监督员邓玉廷忍不住打了话闸。巫江立即就用眼色制止住了他。咧嘴笑笑道:“没什么的,一天不上去看看,心头放心不下。”听到这里,我们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赶紧埋下头,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他讲的这些话。

他也想家,将爱藏在心底

在巫江和队友们居住的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帐篷里,记者和他拉起了家常,顺便问了下他家里的情况,他立马回了一句:“都很好。”一名同来映秀的队员没等他说完就立即喊了起来:“嘢!巫江同志,你娃不孝哦!你妈刚动了手术,你就又跑这儿来了哈!”听说这样子,我们赶紧询问了他母亲的情况。他回答我们说:“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个胆囊手术,过几天就会好起来的。”

通过巫江的队友黄自强,记者了解到,遂宁市卫生监督支队的领导想到汶川的条件太艰苦,工作太累,派出了第二批突击队来接替这儿的抗震救灾工作。但巫江同志就是不愿离去,在支队领导的再重申这是命令,必须无条件服从时,巫江仍然不放弃他的观点:“我对这儿的情况熟悉,哪块石头稳当,那条路能上山,我都一清二楚,我回家看看老妈手术愈后情况就回来。”

5月30日,巫江和第一批遂宁卫生监督抗震救灾突击队一起回到了遂宁,一家人见到他回来,好高兴呀。特别是7岁的女儿,蹦跳着在他面前撒娇,要爸爸陪她过“六一”儿童节。可是,6月1日凌晨5点,巫江又从遂宁出发了,去条件更加艰苦的映秀镇。谈到女儿,这位刚强的男儿觉得心里很愧疚,他说:“本来和女儿说好了,要带她去吃回肯德基,我们还拉了钩的。可我再一次不辞而别,她一定会说爸爸不守信用,又骗了她。但我相信,等女儿大点了,她就会懂得,比起灾区的孩子,她是多么地幸福;在爸爸的心里,她永远是心爱的小公主。”

谈到未来,他却那么惆怅

谈起工作,巫江头头是道。“枫香树村有3个村民小组、280余人,水源在半上腰的岩口,上山要爬2个多小时;渔子溪村有800多人,部分群众对消毒灭菌片的使用方法还不是很熟悉……”当记者与巫江谈到未来时,我们看见这位抗震救灾勇士眼里充满了惆怅。在摆谈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巫江是部队转业军人。在遂宁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他是业务骨干。但受身份限制,他却不能参加全省组织的卫生监督参照公务员转录登记考试,即将面临“下课”。他说:“今天,我还是卫生监督队伍的一员;明天,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可能这是我在卫生监督战线上的‘最后一班岗’了。我热爱卫生监督这个岗位,但以后能否在卫生这个岗位上工作,我自己心里没有底。”

因种种原因没能转成干部身份的卫生监督员不止巫江个,遂宁有,广元有,绵阳有,每个地方都有。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卫生监督战线上的中流砥柱,尽管不知道明天的路在何方,但他们在本职工作上仍然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在抗震救灾最前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面对巫江心里的惆怅,我们找不到可以安慰的话语。作为战友,作为同行,我们仍要把一位长者的话送给巫江和所有类似于他的卫生监督抗震救灾勇士:“不要迷惘,无论明天的路在哪里,是金子总会发光!”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