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有知己 监督并肩行

2020-11-18 14:43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他乡有知己监督并肩行

----河北救灾卫生监督队和四川崇州执法监督支队的手足情

崇州市是河北省政府对口援助地区,距离震中映秀镇最近处仅7公里,从5月25日起,河北省卫生监督救灾队到达崇州重灾区五镇执行任务已经十天了。

从一入川,救灾队先到达成都,杨永朝局长就主动向指挥部请战,要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队员们更是心系灾区主动请缨。赈灾总部考虑到崇州市监督机构少、人员力量较薄弱,安排河北省救灾卫生监督队到崇州执行任务,协助崇州执法监督支队对灾区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等方面进行卫生监督。

从到达崇州市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河北救灾卫生监督队和崇州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的不解之缘。

崇州市卫生局和卫生执法监督支队班子成员都对河北省卫生监督救灾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欢迎,为方便工作,河北卫生监督救灾队到重灾区文井江镇(翻过一座山离映秀镇仅3公里)安营扎寨。来灾区的第一天,我们就开会强调了四点注意事项,一是听从当地政府的统一调配;二是按照卫生部的要求统一着装上岗;三是注意自身安全;四是不增加灾区人民的负担,不给当地政府添麻烦。

转眼之间十个日日夜夜过去了,生活虽然艰苦,但全体队员的工作热情没有受到丝毫影响,我们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特别是我们和崇州市卫生监督执法之队已经结下的深厚的友谊,工作进展十分顺利,白天我们一起深入乡镇、村庄,一起对灾区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进行监督检测,傍晚我们一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河北救灾队的宿营地,十天来,我们一起摸清了责任区域内灾民安置点和集中供餐点的餐饮和生活饮用水供应情况;摸清灾区供水单位的本底情况和现状;开展了快速监测、健康教育等工作。同时,还时时刻刻发生着许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刚刚到达文井江镇宿营时,尽管我们从河北开来1辆卫生监测车、2台卫生监督车,以及随车携带了5套食品快速检测箱、2万余份灾后卫生安全宣传资料、大量消毒药械等救灾防疫设备和物品,还有帐蓬、发电机、煤气灶、食品等生活必需物资。但到了安营扎寨时才发现一些小小不言的生活必需品总是不能满足需要,本来1把遮阳伞,厨房就“建”成了。但下雨时,这个“厨房”根本就不能使用,崇州市卫生执法大队杨伟大队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我们找来了一个简易帐蓬,杨伟大队长和他的同事们又多方联系协调,找来桌子、凳子,我们的救灾指挥部就“建”成了,杨永朝局长就可以做阵指挥、接待媒体了;发现我们的锅带小了,第二天一早他们就悄悄送来一个大电饭锅。随着天气气温升高,每天早上,杨伟大队长他们总是为我们带来西瓜、蔬菜等,下午3点,各组队员返回宿营地吃午饭时,有时杨大队长和他的同事们会亲自掌勺为河北的监督员“露一手”,炒个川菜为大家“改善生活”,我们有时戏言:如此下去我们会离不开“川菜”了。

到达文井江镇的第四天晚上,天气骤变,下起大雨,由于帐篷漏雨,队里两位女同志的被褥被打湿,被细心的崇州的同仁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第二天,他们就与当地协调了两张折叠床,两位女同志喜出望外。几天后,又是一场更大的雨,将男同志帐篷里的被褥淋湿,第二天一早,当我们正在晒被褥时,杨大队他们悄悄地将8张折叠床拉到帐篷。

进入灾后防疫攻坚战以后,我们又到村、到组、到户,进行食品、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的指导工作。每天白天踏上崎岖的山路,为灾区群众做着实实在在的事,到集中供水点检测余氯含量。每天晚上,各组都要汇报监督检查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临时医疗点和灾民集中安置点的情况,崇州杨大队长和他的同事总是在听取汇总后才离开,每天返回崇州市时已经是深夜。

“刘大队,到了河北,我一定要请你吃饭。”这是河北救灾卫生监督队领队杨永朝局长对杨伟大队长一句真诚地许诺,却从中体会到我们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和我们之间的情谊。杨永朝局长常常告诫我们:“我们就是‘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其中的一众,来灾区是要用我们先进的技术装备、科学的监测手段和成熟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帮助这里的卫生监督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尽全力保障灾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决不能给当地监督所增加负担,更不能给当地群众添麻烦。”是的,这是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也是我们对崇州市卫生执法监督大队的手足情谊。

崇州灾区的卫生监督员的点点滴滴,平凡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芒,在灾区卫生防病处于关键的时期,他们虽然肩负的担子很重,但为了保证抗震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树立了卫生监督良好的形象,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与此同时,我们将把崇州当成了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另一个故乡,只知奉献,不求回报。

(河北省救灾卫生监督队 )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