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抗震救灾卫生监督队在灾区用真情赢得赞誉

2020-11-18 14:43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枣庄市抗震救灾卫生监督队在灾区执行卫生救援任务以来,全体队员心系灾区,情系灾民,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灾区人民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事情,受到了灾区人民的爱戴,也引起了众多传媒的关注。
目前,该市卫生监督队已由最初的两个分队变成了三个分队,除继续负责两个乡镇的卫生救援外,又增加了负责三个大型赈灾居民安置点卫生监督的任务。
在抗震救灾的特殊时期,管理相对人的身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多数卫生监督的对象是志愿者或是行动起来自助自救的灾民。该市卫生监督队员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变以往的行政命令为科学指导。在卫生监督工作中,不是一味地提要求,而是设身处地地为管理相对人着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地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遇到管理相对人对卫生监督意见和要求不理解时,苦口婆心地做好解释,用为灾区人民服务的真诚,打动他们的心,最终完成卫生监督任务。
在一处医疗救助点,队员们要求其加强预检分诊和防止医源性感染的意见迟迟得不到落实。该救助点与我们一样也是来灾区执行救援任务的,采用行政手段强制其执行肯定行不通,队员们只好三番五次来到该救助点,向其工作人员宣传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最终,队员们的耐心和热心感动了他们,主动克服了许多困难,将多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在一个灾民自发建在废墟上的聚集点,地面未硬化,垃圾、污水、粪便处置不当,卫生条件很差,但缺少物质和资金,该队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很难落实。由于当地灾民安置的压力很大,短时间内将其搬迁也不可能。如何做好这个聚集点的卫生监督成了我队进入灾区开展工作以来遇到的最大的难题。队员们丝毫不敢懈怠,连续三天前往督查,并协调当地社区的管理者介入,同时表示愿积极向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报,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该社区的负责人十分感动,表示将尽全力落实整改措施。
在一家著名企业援建的大型赈灾居民安置点,由于设计、施工方不了解相关卫生标准,将集体食堂建成了一个大厅,没有任何功能分区,很难防止食品污染。但工期紧迫,施工压力本来就很大,重新设计和改造行不通。队员们通过仔细勘察分析,认为在不改变原有设计的基础上,采取内部隔离分区的办法能省去很多工时,仍能使其符合卫生要求。这一建议立即为施工方所接受,他们的负责人对他们在抗震救灾这一非常时期所表现出的灵活多变十分赞赏,跷起大拇指说:“山东卫生监督,好样的!”。
在天马镇,队员们仅用了3天时间就走遍了12个行政村。队员们不厌其烦地为村民讲解卫生防病和消杀知识,手把手地指导村民如何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消毒,耐心细致地向村干部转达国家有关抗震救灾卫生防病的规定要求,还与村民促膝交谈,帮助他们尽快从丧失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短短数日,队员们与当地村民和干部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队员们听到最多的赞美声是:“山东人真好,真实在!”
在幸福镇,虽然余震预警仍未解除,但生机已逐渐恢复,许多餐馆也开始整理门面准备开张,卫生监督的任务骤然增加。队员们早出晚归,指导这些餐馆清理卫生,洗涮餐具,为恢复营业做准备,并耐心地向其宣传抗震救灾期间食品卫生的特殊要求,赢得了餐馆老板的理解和信任,他们对队员说的最多的话是:“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该市抗震救灾卫生监督队出色的工作,除受到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赞赏外,也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媒体记者,都采访报道了该市卫生监督队的工作情况。(山东省卫生监督所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