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来的天崩地裂,牵动着祖国的大江南北,关爱向潮水一般涌入灾区,由吉林省卫生监督所阎闯所长带领的31人吉林省卫生防疫队于5月19日乘大巴来到汶川县的三江镇,为救援前期还不为人晓的既遭受重灾又贫困的灾民送去了希望。
冒险前行50公里走4小时
在这支防疫队中最大年龄51岁,最小27岁。当他们的车行驶到距离三江镇还有9公里的地方时,由于山体滑坡,道路中断,队伍无法前行,从这里再走2公里就是水磨乡的白石村,那里到三江镇只有7公里,可是地震以后,从白石村到三江镇的公路完全中断。忧心如焚的救援队十分焦急,决定派一支小分队,步行到白石村探明情况。
冒险前行50公里走4小时
在这支防疫队中最大年龄51岁,最小27岁。当他们的车行驶到距离三江镇还有9公里的地方时,由于山体滑坡,道路中断,队伍无法前行,从这里再走2公里就是水磨乡的白石村,那里到三江镇只有7公里,可是地震以后,从白石村到三江镇的公路完全中断。忧心如焚的救援队十分焦急,决定派一支小分队,步行到白石村探明情况。
车到白石村时,已傍晚5点多了,这一段50多公里的路防疫队足足走了4个多小时。到那里后才知道,他们走的这条唯一通向这里的路是刚刚打通的,这里自从地震后,道路中断,通讯中断,已整整7天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但由于道路被堵,防疫队决定,在距离三江镇还有20公里的白石镇就地开展工作,同时31名队员轮流背药品翻山进入三江镇。
防疫队员翻山送药
据村干部介绍,白石村距离受灾最重的映秀乡直线距离只有20公里,这里受灾严重,所有房屋全部被毁,有1人死亡,12人受伤,目前伤员已全部转移。从前边撤回来的四川路桥公司的人告诉防疫队,通往三江镇的路虽然只有7公里,但是已被山体滑坡彻底掩埋,几天内根本打不通。据当地村民介绍,从白石村可以翻过两座山步行到三江镇,在地震前,当地人不带东西大约要走两个多小时。面对如此险情,救援队想到的是山那边等待救援的灾区群众,他们能早一点到达,那里的群众就少一分危险。他们果断决定,派出11人的小分队翻山步行到三江镇,给当地灾民送去消毒防疫药品。周围的群众被救援队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地震撼了,邓家村的李主任自愿当向导。
救援队来不及休整,立刻着手准备挑选10个人,队员们都纷纷请战,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范明、省卫生监督所所长闫闯和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杜占森三人,经紧急磋商,挑选了10个人,由省卫生监督所所长闫闯带队。19日18时,天色开始暗下来了,小分队立刻出发,11名勇士每人背负着50多斤重的背囊,带着吉林人民的重托,毅然踏上了艰险的征途。
虽然在食品储备上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也只能够吃三四天,为了应对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防疫队决定,实行食物配给制,每人每天定量。下午1点多,又发生了一次余震。由于通讯中断,防疫队与小分队失去了联系。
虽然在食品储备上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也只能够吃三四天,为了应对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防疫队决定,实行食物配给制,每人每天定量。下午1点多,又发生了一次余震。由于通讯中断,防疫队与小分队失去了联系。
十一勇士返回白石村
小分队5月19日晚背负消杀药品徒步翻过四座大山,走了6个多小时,于午夜零时进入三江镇。到达该镇后,防疫小分队立即联系上该镇领导了解情况。三江镇有5000余人,9个行政村,全部受灾,90%的房屋倒塌,死伤150多人,目前设立了16个安置点。由于进入三江镇的所有公路均因山体严重滑坡不通,之前只有几名解放军医生和战士进入该镇。吉林卫生防疫队是进入三江镇的第一支防疫队,他们为尽可能多带消杀药品,没带帐篷,当夜防疫队员在野外露宿。天一亮,队员们就开始了紧张工作。小分队对9个安置点450多名灾区人民进行防疫消毒和防疫常识指导。小分队召集镇里医生、教师和干部40余人,现场进行灾后防疫培训,当场教会消毒器械、消毒药品使用方法。同时,闫闯代表小分队向三江镇捐款3000元。据了解,吉林卫生防疫队在5月20日再次向白石村水磨镇第二小学捐款3000元,于21日返回白石村。
三江镇,队员心中的牵挂
在救灾防病的关键时期,三江镇灾民的生活成了吉林省卫生防疫队全体队员无尽的牵挂,除卫生防疫队员继续留在当地开展卫生防病工作外,吉林省卫生监督所闫闯所长不断地穿梭于设立在省卫生厅的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和三江镇之间,向指挥部争取艰巨的任务、接送吉林到灾区的医疗队员,不断的地为三江镇的灾民送去消毒药剂、快检设备、卫生防病宣传知识手册。闫所长几进三江镇后,深情的说道:在灾难面前,我们现在就是四川人,三江镇父老乡亲所遭遇的巨大灾难,我们的心在痛,在流血,我们的队员为灾民的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为灾区传染病防治不分白天黑夜的指导、宣传、手把手的教会,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吉林省卫生监督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