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卫生监督救灾队抵达救灾一线并迅速开展工作

2020-11-18 14:43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5月23日17:30,辽宁省卫生监督救灾队日夜奔袭近2800公里,终于平安到达了指定地点——四川省什邡市。辽宁抗震救灾公共卫生工作队指挥部设在什邡市洛水镇,指挥部实行在省卫生厅领导下的总指挥负责制,负责全省赴四川抗震救灾公共卫生工作队的全面工作。省卫生厅厅长助理王天宇同志任总指挥。

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队员员在指挥部集结后,立即兵分三路前往湔氐镇、洛水镇和师古镇,与先期到达的全省防疫队员汇合。到达了各自的工作地点,队员们一部分在营地搭建帐篷,一部分立即奔赴受灾村落开展调查。一切基本就绪已过深夜11时,简单安顿休息后,又于次日7:30正式展开了紧张的工作。

驻湔氐工作队情况:

湔氐镇位于什邡市西北部,面积50.6平公里,距什邡城区20公里,总人口31587人。目前合并为13个村、2个居民委员会,共分176个居民组。

驻湔氐工作队包含有辽宁省卫生监督所、省疾控中心、丹东市、锦州市、盘锦市卫生监督所和疾控中心及葫芦岛市卫生监督所共计9个单位,73人,其中卫生监督员35人。省所刘洪德书记任指挥部副总指挥兼湔氐工作队队长,潘德鸿主任及各市所带队领导为副队长。成立了中共辽宁省赴四川抗震救灾公共卫生驻湔氐工作队党支部,制定了《辽宁省卫生厅赴四川抗震救灾公共卫生工作队驻湔氐工作队工作纪律要求》和《辽宁省卫生厅赴四川抗震救灾公共卫生工作队驻湔氐工作队支部工作要求》,对驻湔氐工作队的所有队员进行了职责分工。

以盘锦、丹东、锦州市卫生监督所为单位(其他各单位队员分散其中)分成3组,每个组包干5个村(居委会),对灾民安置点、灾民集中居住地及每家每户灾民的饮用水、饮食、传染病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实施监督;以葫芦岛市卫生监督所为主的小组负责驻地各方面监督。队长刘洪德根据现场实查情况,把灾民安置点的饮用水卫生确立为工作重点,立即对4个灾民安置点的饮用水源实施了水质消毒,亲自投放饮用水消毒药88户次,实施监督指导率100%。截止24日,已对该镇130个居民组实施了监督与指导,监督与指导率达到了74%,监督指导灾民自行投放饮用水消毒药500余户次。

24日至26日中午,现场指挥部专家组成员,湔氐工作队王旭太、马世英、潘德鸿同志深入湔氐镇梨园村和福利院灾民集中点,指导灾民进行水井防护、饮用水消毒,对井水有效氯做了快速检验,对镇福利院简易厨房提出了卫生要求;对厕所提出灭蝇、灭蛆等要求;并对灾民做了饮用水、饮食卫生知识现场教育。

湔氐工作队与空降兵某部共同宿营在湔氐中学的操场上。这个学校灾情很重,教学楼已坍塌,遇难学生很多。队员们居住在帐篷里,有的人直接睡在地面上。每天早晨5:00醒来后,既要对工作队和空降兵抢险队共300余人的共同宿营地环境进行消毒,又要对唯一的生活饮用水水井进行消毒。7:30又要分赴灾民集中居住地及每家每户开展饮用水、饮食和传染病的安全保障工作。19:30回到营地后要整理一天的工作记录,小组负责人还要汇总全天的工作情况,每天都在23:00后才能休息。队长及其他领导都在凌晨以后休息,队员们经常在返回营地的车上疲劳地入睡。队员们时常伴着余震、吃着方便面、喝着矿泉水度过每一天。

驻师古工作队情况:

师古镇位于什邡市西北部,距什邡市区12公里,面积40.326平方公里,14333户,总人口40511人。目前合并为13个村,村内分246个居民组。

该队由辽宁省卫生监督所、省疾控中心、省健康教育所、大连、抚顺、营口、辽阳、朝阳市卫生监督所等单位组成,其中卫生监督员40人。省卫生厅洪源副处长任队长,省所王义新主任及各市卫生监督所的带队领导任副队长。以上述各市卫生监督所为单位成立了5个工作分队,其他单位队员分散到这5个分队中。

24日早7:30,师古工作队洪源队长主持召开了各分队队长工作会议。会议根据指挥部的要求,组建了现场工作组、安全保卫组、后勤环境组、信息报道组、专家指导组5个工作组,成立了中共辽宁省赴四川抗震救灾公共卫生驻师古镇工作队党支部,5个工作分队分别成立了党小组。经洪源队长提名,各组指定了组长,省所王义新主任任专家指导组组长。各工作组很快确定了工作思路。

据了解,师古镇白天的温度在35℃左右,队员们要穿短衣工作;夜间在10℃左右,穿毛衫,睡觉盖棉被。天气预报24日晚有大雨,队员们还要在帐篷边挖沟排水,否则不小心就会睡在水里……

目前,三队队员吃、穿、用等所有问题都是自己解决。队员们与当地百姓相处融洽,使得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辽宁省卫生监督所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