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赴四川抗震救灾卫生监督工作队”
关于对茂县县城地震灾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监督、监测的报告
为了更好的向茂县地震灾区灾民宣传、培训灾后卫生防病知识,了解茂县地震灾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状况,掌握地震灾区救灾防病措施落实情况,查找灾后防病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掌握灾民对灾后卫生防病工作的需求,为做好下一阶段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安徽省赴四川抗震救灾卫生监督工作队”于5月25日-26日,利用1天半的时间,深入茂县县城各灾民集中安置区、散在灾民点、学校食堂、集中供餐点、县自来水厂及捐赠食品集中存放点等场所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及现场快速检测,并深入有关灾民户对灾民进行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培训和指导。现将此次现场监督、检查及现场快速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一、检查概况
5月25日至26日上午,“安徽省赴四川抗震救灾卫生监督工作队”40人分成宣传培训指导组、卫生监督检查组、现场快速检测组三个大组,下设10个小组,分别对茂县城关镇范围内的凤仪街道西羌大道北段、36米大道、滨湖大道、客运站、城南小区、县委广场等16个灾民集中安置区、散在灾民点,6个集中供餐点,茂县中学学校食堂、茂县自来水厂及1个捐赠食品临时储存点进行了有关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及现场快速检测,了解卫生防病措施落实情况,查找卫生防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深入有关灾民集中安置区、散在灾民点中的220户灾民帐篷,一方面调查了解灾民对有关卫生防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广泛向灾民宣传、培训、指导灾后卫生防病知识,了解和掌握灾民对灾后卫生防病工作的需求。此外,卫生监督工作队分别在灾民聚集地、散在灾民点、自来水厂、捐赠食品存放点等场所进行了采样和现场快速检测,共采集水样18份,食品及食品原料68份、配制好的消毒水2份。对水样的检测项目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味、PH、六价铬、硝酸盐、亚硝酸盐、余氯等16项指标;对食品及食品原料的检测指标包括食用油酸价、过氧化值,蔬菜农药残留,大米新鲜度、食用盐碘和亚硝酸盐含量,咸肉和火腿肠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面粉吊白块,酱油中的总酸和氨基态氮等。配制好的消毒药水主要检测有效消毒剂浓度。
二、检查结果
㈠ 灾民灾后卫生防病知识掌握情况。
地震灾害发生后,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通过茂县县委、县政府等各方努力,茂县有关部门及时的通过卫生防疫人员进村、入户的宣传、培训以及广播、宣传横幅、宣传单、流动宣传车等方式积极地向灾民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我们对220户1000多集中和散在灾民进行的调查了解,灾民对不吃过期、变质食品,不喝生水,剩菜、剩饭吃前充分加热、不吃隔夜食物、不吃死因不明禽畜、饭前便后洗手等卫生防病知识的知晓率达80%。
㈡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结果
通过对县自来水厂的现场检查及对县自来水厂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灾民集中安置区、散在灾民点共计18份水样的检测,结果表明:茂县自来水厂虽然在地震灾害中受到一定的损毁,但通过各方努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修复供水设施,加大对水质的处理力度,充足保障城区灾民的生活用水,县政府通过供水管网、送水车等方式及时将安全洁净的饮用水送至各户灾民,足量保证供应,这些措施对保障地震灾害后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18份水样的检测,除2份山泉水、1份井水、1份自备水检测无余氯、县自来水厂供水水质磷酸盐超标外,其余指标均合格,表明目前茂县城关镇灾民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较好。
㈢ 食品卫生监督检查结果
通过对220户1000多名灾民的入户调查和现场检查,发现灾民对搞好灾后食品卫生安全的意识较强,能够做到对剩菜剩饭吃前进行充分加热,对不吃病死畜禽、生冷、霉变食物等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能够熟练了解掌握。另据我们的调查了解,茂县目前尚未发生食物中毒及群体性肠道传染病流行突发事件。经对大米、面粉、食用油、蔬菜等共12类共63份食品样品的快速检测显示,目前茂县城关灾区食品卫生状况整体良好,除茂林中学一份大米新鲜度不合格外,其余样品全部合格,合格率为99%。
㈣ 灾民安置区的环境卫生状况
⒈ 安置区室外环境卫生情况:通过对集中灾民安置区的现场查看,集中灾民安置区外环境卫生状况较好,大多有垃圾集中存放区,垃圾能够做到定点存放;县政府安排了专门的卫生防疫人员定期对集中灾民安置区的外环境进行消毒。但散在灾民点的外环境卫生状况欠佳,卫生防疫人员也很难做到定期消毒。
⒉ 灾民住所内环境卫生状况:集中灾民安置区的绝大多数灾民帐篷内环境卫生较好,有垃圾存放桶,灾民休息睡觉的床大多搭架离地,但我们现场发现在农田内和地势较低的地方搭建的帐篷,室内地面、被褥较为潮湿,绝大多是灾民帐篷无防蚊、防蝇等设施。
⒊ 厕所卫生状况:搞好厕所卫生对于预防灾后疫病流行十分重要,目前茂县县城地震灾区的灾民集中安置区和散在灾民点的厕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利用原有的公厕或居民户厠,二是临时构建的厕所。通过对16个灾民集中安置区和散在灾民点厕所的现场查看,厕所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厕所的量明显不足,许多灾民反映如厕难;其次是临时搭建的厕所许多无顶棚,而且离灾民帐篷较近,一旦下雨,粪坑满溢,将严重污染环境;再次是未安排专人对粪便进行定期消毒、清理,目前灾民集中安置区的临时厕所大多未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虽然部分灾民区使用生石灰对粪便进行消毒,但用量明显不足,不能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容易滋生蝇蛆,造成环境污染。
三、针对发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㈠ 进一步强化灾后卫生防疫的战略意识,对前一阶段的卫生防疫工作进行总结,查找问题。同时充分发动灾民的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以政府为主导、灾民积极参与卫生防疫自救、再加上卫生专业队伍的贯彻、落实三位一体。继续巩固、落实各项卫生防疫措施,不留死角,做到对灾民防疫措施全覆盖,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
㈡ 立即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动灾民、调动灾民,充分利用灾民的主观能动性和群体的力量,进行居住区环境卫生清理整顿,组织开展灾后自救。通过灾民自我防护与政府各项卫生防疫措施相结合,群防群控,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㈢ 充分认识厕所对于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落实专业力量、落实专业队伍、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对厕所的日常消毒和清理,打好一次厕所卫生保卫战,确保厕所内外环境卫生。同时增加集中灾民居住区内厕所的数量,满足灾民的如厕需求。
㈣ 其它
⒈ 县自来水厂目前虽已恢复供水,但原有的两口水源井有一口在地震灾害中受损,目前县水厂已是超负荷供水,为确保供水安全,足量向灾民供应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应尽快修复受损水井
⒉ 宣传指导灾民注意室内环境卫生,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做好防潮防湿,勤晒衣被,加强室内的防蝇、防蚊措施。指导灾民集中规范搭建帐篷,注意室内的环境清理和消毒。
⒊ 因受地震灾害影响,目前道路交通不畅,一些特殊慢性病人的用药要求难以满足,建议及时调运该类药品,满足特殊人群的用药需求。
(安徽省赴四川抗震救灾卫生监督工作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