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后,关爱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2020-11-18 14:43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江油市县乡村三级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地震灾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川卫生监督抗震救灾前方报道组 刘巍  金泰 张世庆 ) 5.12汶川强烈地震给江油市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全市40个乡镇都遭受严重损害。灾情发生后,面对繁重的卫生监督执法任务和高标准的监督要求,怎样做好2700平方公里和87万人的卫生监督工作。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江油市立即启动还处于雏形的网格化卫生监督管理方案,并根据网格化管理方案制定了灾后卫生监督工作方案,保证了各项监督工作的及时到位,防止了次生灾害发生。实践证明江油市县乡村三级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在应付重大自然灾害中切实有效地发挥出了重大作用。
早在2006年,江油市就成立了包括卫生监督执法在内的县乡村三级卫生预防保健体系。这一体系的特点是,除市卫生监督执法所外,在每个乡镇卫生院设立预防保健所,由政府分管卫生的副乡(镇)长任所长、使行政效力大大提高。乡镇卫生院院长任副所长,配2名持有“四川省协助行政执法证”的协管员,。镇下面的每个村设卫生站,由村卫生站医生兼任协管员。这两级协管员都统一 归市卫生执法监督所管理和调配。卫生执法监督协管员承担包括食品、饮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职责。到2008年初,这一体系横向覆盖到全体监督人员,大家职责明确、任务清晰;纵向覆盖到江油市城区和40个乡镇的430多个自然村,好像一张“网”,所以称为“网格化”管理。但这一模式还处于初期阶段。
地震灾害发生后,市卫生执法监督所立即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并在第一时间制定了灾后卫生监督工作方案。按此模式,各项监督工作的牵头科室和责任人,自觉分头行动 ,履行职责 ,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开展灾后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生活饮用水卫生、灾民安置点卫生管理,实现了横向到边的全面覆盖。灾后全所组成了2个巡回监督指导小组,对“网格化”管理运行情况进行巡回检查指导。按网格化管理要求, 各乡(镇)、各村卫生站负责人一起参加卫生监督检查、发放消毒药品,对重点人群发放预防性药品,并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任务到户,做到了纵向到底的全面监管。
效果究竟如何? 半个月来的实践证明,网格化显示出了明显的作用:比如,在通讯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各监督员能迅速到岗,明确自己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然后积极主动监督,监督覆盖率达到了100%,高于以往的其他工作模式;第二,能及时发动所有担负卫生监督责任的人员和单位,第一时间到岗履职。在大地震期间,江油市卫生执法监督所29名监督员全体出动,乡镇出动协管员88人,村级出动420名卫生站人员,卫生执法监督队伍的人力得到充分保障。实行横向、纵向覆盖,确保了各乡镇卫生监督工作的落实,信息反馈也比过去更加及时、规范。
地震后,市卫生执法监督所监督员就迅速赶往市自来水厂,要求在不能停水的情况下,必须加大混凝沉淀和消毒投药量,严防饮用水污染,保障市民饮用水安全。根据网格化管理信息反馈,卫生执法监督所向政府提出了灾民安置点的饮水卫生、厕所设置等卫生建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在灾民安置点设立了移动和固定厕所、配置了61个饮水点,迅速改善了灾民集中点的卫生状况。
卫生执法监督所统一制定的“灾后卫生监督指导统计”表格,是网格化管理的一大标志。5月26日下午,记者在三合镇预防保健所和下属的广胜村卫生站都看到了这一表格,上面详细地填写着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饮用水消毒、发放药品和用药情况、餐饮点开业等细项,这一表格后来又在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几位领导那里看到了。这张网,使与老百姓健康有关的事项都能得到有效的掌握和监督。靠这张网,江油市震后16天以来,全市各项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得到紧张有序地推进,未出现传染病暴发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