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援川救灾防病队工作在第一线

2020-11-18 14:43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勇敢面对、积极乐观

-----上海市援川救灾防病队(第三批)工作生活情况

我们“上海市援川救灾防疫队”从5月18日抵达成都后,辗转德阳、什邡等地,3天时间更换了三个驻地,最后落脚在了什邡市的师古镇,但队员们都毫无怨言,一切为了救灾防疫,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作为我们的领队,李力达副所长每次到达新的驻地都要联系当地部门,安排驻地协调工作,忙得水都顾不上吃喝。而且我们随行携带了近3吨的救灾物资,每次更换驻地都要转移,他和副领队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宋立升院长都是40多岁了,但每次装车卸车他们都身先士卒,与队员们一起搬运救灾物资,累了就歇一会儿,然后继续上前搬运。在他们的带领下,队员们干劲十足,很快就装卸完了救灾物资。

到达师古镇后,李力达副所长立即和当地政府联系沟通,带领队员们前往受灾严重的乡村和灾民集中居住点进行环境消毒和饮水水源消毒指导,受到了灾民的热情欢迎。根据现场了解情况,李力达副所长因地制宜,提出“多询问、多查看、多培训、多指导”的工作原则,要求大家迅速掌握当地实际情况,根据本地特点,有针对性提出措施,通过现场示范培训、现场手把手指导操作等各种形式,帮助村防疫员、消毒员掌握工作方法与技巧,提高工作效果。通过几天的工作,当地的卫生防疫工作逐步提高。5月23日,在得知比利时、德国将援建大型灾民集中安置点时,马上考虑到集中居住点卫生防疫问题,立即带领大家前往查看,与比利时专家交流了救灾防病工作经验,了解其安置点的建设规划、安置点的选址及卫生设施建设情况,指导其对安置点及周围的灭鼠、杀虫工作,并捐助了部分防疫用品,同时带领队员周围环境进行消杀灭。比利时专家对我们的技术建议和工作表示十分感谢。宋立升院长则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来到师古镇民主小学,为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做心理访谈,通过将心比心的交谈让家长们渐渐走出了阴影。

在他们的影响下,其他队员也纷纷投入到了灾区的环境消毒工作中。5月21日,我们对龙居中心校废墟进行消毒,附近没有水源,队员岳玮璘背着15公斤重的消毒喷雾机步行了300多米才找到一口水井,那水井深达20多米,他吊了3桶水才装满机器,装满水后机器重达40公斤,他又背着机器走回了学校,并坚持完成了近200平方米废墟的消毒才休息,这时他的汗水已经湿透了防护服,但他说:“来了不为灾区人民做点事心不安啊!”。而且岳玮璘也自愿担当了驻地义务消毒员,每天清晨和傍晚,当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他悄悄背着喷雾器,默默担当着驻地卫生守护者。队内不少同志热心助人,我们是首批到达师古镇后,陆续有其他救援队来到,队内同志在劳累之余,热心帮助其他队伍搭建帐篷。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