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全面部署奥运公共卫生监督保障工作

2020-11-18 14:43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4月27日,北京市召开了奥运城市运行公共卫生监督保障工作会议,市卫生局于鲁明副局长作重要讲话并全面部署相关工作,全市18个区县及燕山卫生局主管局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于鲁明副局长传达了近期中央有关奥运、安全、食品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动态,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工作配合和信息沟通,特别强调各区县对繁杂的保障工作要有清醒的思路,要将各项保障工作有序地进行“统一”。(1)工作目标要统一。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做好北京奥运会食品、饮用水和公共场所卫生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全力开展奥运会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散发和新传入传染病病例得到及时控制;全市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事故,重点地区如奥运村和奥运比赛场馆要求杜绝发生食物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事件;有效控制奥运相关场所的病媒生物种类及数量。(2)工作职责要统一。要规范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公共卫生保障的六项工作职责,即食品卫生(餐饮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规范医疗秩序、医疗机构放射防护、定点医疗机构食堂和签约酒店创A。同时还要明确与相关各部门的职责,明确各项工作主办单位的第一责任人。(3)工作体制要统一。要求属地负责,条块结合,按照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公共卫生保障的工作职责要求,建立有效的工作体制,做好上下对应。(4)工作任务要统一。以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公共卫生保障涉及的93个奥运场馆、119家签约酒店、43个食品供应链条为任务点,以奥运会城市运行公共卫生保障的6项工作职责为任务面,合理有效分配卫生监督力量,切实做好公共卫生保障工作。(5)工作标准和工作内容要统一。根据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公共卫生保障方案和7个工作方案,北京市制定了《场馆卫生保障人员工作手册》和《应急保障工作人员工作手册》。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全市要以近期印发的文件为准,将公共卫生保障的工作标准和工作内容有序统一。
于鲁明副局长强调提出,近期全市的整体工作,要落实到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公共卫生保障的六项工作职责上:第一,餐饮卫生安全保障:奥运场馆内的公共卫生保障要做到明确职责,死盯死守。城市运行餐饮卫生保障通过五项措施全面提升餐饮卫生水平,一是提高等级,消灭D级,做到深入量化分级管理到位;二是属地负责,取缔无证,做到依法持证照经营到位;三是强化培训,专人负责,做到企业自身管理到位;四是规范监督,责任到人,做到重点监督岗位责任到位;五是量化公示、知情消费,做到引导百姓消费到位。第二,公共场所卫生保障:大力推进中央空调系统的清洗、检测、消毒工作;做好与奥组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及责任单位的卫生许可环节的告知工作;与旅游局联合落实宾馆饭店相关卫生管理责任;与体育局联合落实体育场馆、游泳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相关卫生管理责任;在重点场馆实行空气质量实时在线监测。第三,饮用水卫生保障:以城市和奥运会饮用水安全保障方案为准则,突出6个100%。做到供水单位监督监测100%,与供水单位签订卫生责任书100%,对供水单位负责人、主要管理人员的培训100%,为承担奥运会保障任务的监督机构配备卫生监测车100%,为驻点监督人员配备快速检测箱100%,对派驻卫生监督员生活饮用水卫生保障方案和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培训100%。在运动员村和媒体村实行饮用水动态在线监测,对奥运场馆和签约酒店实行饮用水水质定期快速监测,将桶装水和瓶装水纳入食品卫生抽样监测,并实行巡回稽查制度。第四,医疗机构放射防护: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放射防护情况进行摸底,制定方案督促整改达标。第五,规范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按照市里下发的专项工作方案及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工作方案,明确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工作目标,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明确相关责任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第六,定点医疗机构食堂和签约酒店创A:与相关主管部门联合召开专项会议,促进定点医疗机构食堂和签约酒店创A工作的圆满完成。
会议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奥运行动”的指示精神,按照2008年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和卫生监督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卫生局相关工作要求,提出了奥运城市运行公共卫生保障工作倒排期。此外,会议部署了奥运城市运行公共卫生保障工作任务,并通报了近期全市有关“好运北京”测试赛、医疗、餐饮等公共卫生保障情况。(北京市卫生监督所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