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以学科建设促进卫生监督工作长效发展

2020-11-18 14:42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加强卫生监督学科建设是提高卫生监督能力和卫生监督工作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卫生监督是公共卫生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集卫生技术、法规标准、行政管理为一体,具有综合性、技术性和学科性很强的行政执法工作。近年来,上海市卫生监督所非常重视卫生监督学科的建设,目的就是要通过卫生监督学科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和促进卫生监督整体工作的长效发展。

一、明确发展方向,重视规划领导。上海卫生监督工作坚持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紧紧围绕“抓基础、抓规范,有创新、有突破”的工作主线,逐步建立“管理上可控、成效上可量”的科学管理机制,努力构建“企业自律、行业管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卫生监督管理框架,依据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发展目标和规划,制定本市卫生监督学科建设三年发展行动计划,不但以项目建设确保经费投入,同时强化主要领导的管理责任,按三年建设进度,制定并实施学科建设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评价体系,指导并督促学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组织建设,完善配套机制。为了促进卫生监督各专业发展与相互渗透,充分发挥专家在学科建设重大决策中的作用,该所按照学科发展规律建立所级、学科组两级学术委员会,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所级学术委员会充分听取各学科组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这样既能促进各专业协调发展,又能确定规划层次,有重点、有步骤、有组织地落实各专业,保证学科规划的具体实施。而卫生监督政策研究室的成立则搭建起了卫生监督政策研究的网络与平台,对卫生监督政策研究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为了加强科研课题管理,充分发挥科研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强化职工参与科研的意识,制订了科研管理制度,对在研课题实施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开展课题中期评估以及结题验收,促进科研规模不断扩展,科研质量不断提高。此外,为加强与区县所的沟通,推进各区县所之间科研工作的交流,建立了市区两级科教联络员制度,在科研管理中引入了互动机制。为提高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该所还建立了岗位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度、奖金分配方案。在考核制度中设立科研考核指标,将科研工作与年度绩效考核、奖金分配、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激励职工积极开展卫生监督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作为提高职工自身素质的要求之一,激发职工参与科研、学科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三、创新人才战略,优化培养机制。该所将人才作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原动力,实施以学科建设为载体的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卫生监督人才培养工作。将课题研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从抓开题报告入手、抓课题中标、科研质量和学术交流,把课题作为拉动人才成长的载体,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促进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实现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双重目标,推动卫生监督学科建设。同时为加快培养卫生监督青年后备人才,实施优秀青年卫生监督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在全市卫生监督系统内通过“打擂台”形式,择优选出约10名35岁以下具有学科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卫生监督员给予为期三年的“双导师制”培养,这既促进了学科梯队的发展,也为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做好人才定向孵化培育工作。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提高科研水平的关键,也是卫生监督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该所按照学科发展规划,组织、输送学科带头人到国外知名学术研究机构交流访问学习。与高校合作开设卫生监督研究生课程班,鼓励和支持卫生监督系统在职人员参加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务管理、法律等学习,通过系统培养,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四、加大科研投入,营造学术氛围。近年来,该所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不仅全方位地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而且从有限的资金中划拨专项经费,设立“上海卫生监督科研课题”专项基金,以项目的形式持续不断地投入科研,鼓励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应用性卫生监督课题研究,提高上海卫生监督机构的整体科研水平,2006年至2007年,该所共资助52项卫生监督科研课题,投入26万元科研专项经费。同时,激励职工组织申报国家级、部级、市局级科研课题,争取高级别科研项目基金资助,还将重点培植若干个具有优势及特色的专业,在经费投入、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使之在良好的科研氛围中得到了全面发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6年初,该所创办了《上海卫生监督杂志》,为上海卫生监督系统开辟了一块学术交流阵地。定期召开学术论文交流会及学术论坛,展示全市卫生监督科研成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与高校、研究单位合作,邀请学术界知名学者和专家,每年组织多次全市性学术讲座。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学术交流与讲座,扩大视野,了解前沿,促进卫生监督学科建设。

五、发挥科研合力,促进协同创新。近年来,该所在加强校所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高校签署了科研项目合作协议,先后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职业危害因素等相关科研课题。通过与国外知名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获得国外专家对课题设计、研究方法、相关理论的培训,这对提升卫生监督的专业层次,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提供了可能。(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