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日前举行。为确保分布在三个会场的1000多名人大、政协代表及近1000名工作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青岛市卫生局、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召开专题会议对会议期间的卫生监督保障工作进行部署,保障中借鉴奥帆赛公共卫生保障的工作经验,提前介入,加强培训,内外互动,科学运作,确保了“两会”食品卫生保障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为提高“两会”保障效果,市卫生监督局会前对卫生监督员重点加强了以法律法规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技术规范为主的卫生知识培训,并联合市南区卫生监督所、机关事务管理局,对三个接待单位分管卫生的领导以及食品原料采购部、餐饮部经理、厨师长进行了卫生培训。保障中,选派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卫生监督员进行会议保障。会议召开前10天,卫生监督员对接待单位的食品加工场所、客房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主动与接待单位沟通,提前做好会议食谱的指导审核,对餐具、客具进行微生物检验,确保消毒效果达标,采集二次供水、直饮水、冰块、客房内一次性化妆品等进行实验室检验,采集部分食品原料做人工合成色素定性检验,采集部分饮料、酒水等进行检验。提前一天派出食品卫生快检车及两名快检人员同时驻会,对食品加工过程进行全程巡回监督,从食品进货的源头开始,严格检查食品及原料的索证情况,做好每一种食品的卫生及感官检查,并做好登记;要求整个会议期间严格按《食品卫生法》及《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有关规定操作;每餐的食谱提前报驻会监督员审查,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坚决制止不准使用;在监督中对所发现的卫生问题用监督文书的形式提出并要求立即整改。坚持留样制度,对每餐的成品菜留样100克,放置冷藏箱内保存48小时备检。
会议期间,共采集餐具54件、客具48件、二次供水1份、直饮水1份、冰块1份,食品12份进行实验室检验,对公共场所进行空气卫生质量检测12个点;在“两会”中共快速检测152份样品,重点检测农药残留、甲醛、亚硝酸盐等项目。经检验,以上样品除2份鲜韭菜农药残留为弱阳性不合格外,其余样品均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使用中心测温计对244份成品食品的中心温度进行了监督、测试,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要求。同时,对宴会期间使用的酒类饮料样品分别进行封样待检。
会议期间,市南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派出4名卫生监督员对3个会议驻地周边的餐饮单位进行巡视;驻会卫生监督员24小时驻会,与接待单位的质检部密切配合,合理有效地做好各项卫生管理工作,确保了会议的食品安全。“两会”期间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圆满完成了本次工作任务。(青岛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