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卫生局结合市政府确定的2007年度十大实事要求,对承担的实事之一——“食品放心工程”中涉及卫生行政部门职责的“保障放心消费”部分进行了认真梳理和部署,排出计划表和路线图,明确责任人和工作任务,扎实开展了实事相关工作,各项目标已全面完成。在全年工作中,市卫生局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实事为抓手,结合开展餐饮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长效监管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面完成承担的政府“食品放心工程”实事
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2007年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10件实事的通知》要求,市卫生局主要承担“保障放心消费”部分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全面推行开工建筑工地食堂卫生条件标准化和卫生管理标准化,对食堂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加工场所的卫生条件、设施布局,食品采购、储存、加工过程以及餐饮具的消毒保洁等重要环节进行监督规范,建立健全建筑工地食品卫生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障广大建筑工人的饮食安全;二是深入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全市95%以上的餐饮单位进行食品卫生信誉度分级,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分类监管并向社会公示,其中,新增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餐饮单位25家、学校食堂20家、食品生产企业10家,使全市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总数达到245家;三是配合市经贸委实施绿色早餐规范升级,规划设置80处绿色早餐示范点,其中,市南区30处,市北区30处,四方区10处,李沧区10处。
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97家,其中餐饮单位53家、学校集体食堂20家、食品生产企业21家、企业食堂3家,A级单位总数达292家,餐饮业卫生信誉度管理率达95%以上;在全市1000余家建筑工地食堂推行了卫生标准化管理,并推出20家示范食堂;配合市经贸委规范升级80家“绿色早餐”示范点,承担的各项目标任务均已全面、超额完成。其中,在餐饮业卫生信誉度管理方面的典型做法已由市政府推荐上报国办进行交流和推广。
二、长效监管不断深化和发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全面推行卫生管理员制度。先后在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和公共场所实施了卫生管理员制度,确定了职责、任务,加强了业务培训,企业自律意识明显提高。二是食品行业示范创建活动扎实深入。在全市范围内了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店)创建活动,共评选食品流通领域、加工企业诚信示范单位46个,在大型商场、超市开展现场加工标准化建设试点推广,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卫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建立食品溯源制度,加大卫生抽检力度。紧密围绕群众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建立了定期检测制度,共检测餐饮消费环节和流通环节各类食品样品1461份,平均合格率为达97.29%,并通过媒体及时发布检测结果,引导正确消费。四是推进“健康校园”创建活动。全面推行食品卫生信誉度管理工作,管理覆盖率达100%,新评出学校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20家。扎实推进学校食品采购“阳光食品工程”,预防食物中毒培训、配送餐公司“过筛”检查、学校周遍“小餐桌”调查、中高考卫生保障等工作,1-11月份,全市共开展学校卫生专项执法检查6次,监督检查3875户次,提高了全市学校饮食、饮水、传染病管理等综合卫生水平,该项工作在全国卫生监督高级论坛会议和全省现场会上进行大会交流。五是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推出新举措。首次在全市供水单位中试行了卫生管理员制度,并通过调研全面掌握了全市城镇及农村集中式和二次供水现状。继续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和重点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管理,新评示范单位42家,新推A级单位37家。首次利用机器人系统对20余家与奥帆有关的大型公共场所进行集中空调监测,并建立不合格单位“约谈制”。加大专项执法力度,开展8次专项执法检查,检查915户次,立案处罚达168起,较往年同比增加127%。六是“餐巾纸绿色消费”扎实推进。餐巾纸卫生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共评出并向社会公布6个“餐巾纸达标示范城区、市”和18条“餐巾纸达标示范街”,对15家诚信示范餐巾纸生产企业予以表彰。
(青岛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