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相对人的名称、性质、经营范围和地址、许可证信息、人员结构等基本信息和一户一档资料,以及以往监督处罚记录、管理相对人提供的相关材料等等都能在一张页面上清清楚楚地体现出来,相关文书也可以直接打印出来。明年1月1日起,本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即将试行电子化的许可信息管理系统,届时,以上的功能都将得以实现。这也是《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卫生监督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本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即将迈入“电子化”时代。
硬件到位基础工作逐步完成
作为2007年的重点工作,《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卫生监督项目实施一年来,经过项目组和各区县所的共同努力,已经完成了业务总体需求调研和部分软件的开发。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完成卫生监督数据分中心,建立起基于政务外网的网络平台,在基础平台上初步建立起卫生监督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信息采集、日常监督、业务处置等各类应用系统。主要有:“一户一档”信息管理系统、现场监督检查管理系统、行政处罚管理系统和行政许可管理系统和“一户一档”信息综合展示系统。
到目前为止,市所和12家区县所已经完成政务外网的接入,数据传输借助政务外网的高速平台开始交换;卫生监督所数据分中心的小型机、刀片服务器、存储设备和UPS电源等硬件设备已基本到位,开始工作,有力地保证了系统的开发、测试和运行;应用软件中“一户一档”管理系统、“一户一档”综合展示系统、现场监督检查系统、行政处罚管理系统、行政许可管理系统、投诉举报管理系统、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系统、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系统、网络直报管理系统等已基本完成调研,其中“一户一档”管理系统、现场监督检查系统、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系统和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系统已在进行测试和试运行。同时与业务系统配套的数据整理清洗和基本表单的录入工作也在有序的开展中,至9月底“一户一档”中已收录用人单位10024家、公共场所47745家、病源微生物实验室856家、托幼机构1318家、学校1992家、医疗机构5023家等单位基本资料。现场监督检查系统中各专业条线的检查题库也已经初步完成,有关处罚案由也已经编制完成。
强化职责促进执法思路转变
为了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市所成立综合管理组和专业条线组两个专题小组,由各相关业务科室的负责人担任组长,所领导也对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信息系统建设必须明确工作目标和相关责任,把“一户一档”信息管理系统、现场监督检查管理系统、行政处罚管理系统和行政许可管理系统和“一户一档”信息综合展示系统的正式运行作为前期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实行科长负责制;所领导要求信息化建设必须作为全所以及全市卫生监督机构第四季度工作的重中至重,集中优势力量保证年底前工作的顺利完成。
为了使信息化工作真正与卫生监督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所领导要求信息系统建设必须继续优化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体现务实性、方便性和预期性。所领导指出,信息化建设不是单纯的由纸质文本变成电子文本,而要真正地促进卫生监督执法思路的转变,卫生监督的执法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依赖信息化建设。
立足基础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效率
《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卫生监督项目是一个建立在科学评估基础上的卫生监督管理系统,它将是实现可控可量的科学管理体系的技术手段。因此,在基础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我们还将构建全市统一的卫生监督综合事务管理平台,以加强全市卫生监督机构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整合卫生监督资源,彻底改变目前卫生监督机构内部资源信息孤立,各类监督档案仍以纸质为主,不能有效利用;管理和利用效率差;卫生监督员工作的评估方法简单,稽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现状,突破现有的资源“瓶颈”,切实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效率。
(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