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紧急启动卫生监督应急响应全面做好2007年防汛救灾防病...

2020-11-18 14:42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7月16日以来,重庆市连降特大暴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灾,全市30多个区县不同程度遭受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面对肆虐的暴雨和洪水,重庆市卫生监督所紧急行动起来,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传达部署,全所上下迅速进入防汛救灾防病卫生监督应急工作状态,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救灾防病卫生监督保障工作。

7月18日上午,重庆市卫生监督所继市卫生局防汛救灾防病紧急工作会议后立即召开了全所中层以上干部紧急动员会议。会上,谷政所长全面传达了市卫生局防汛救灾防病紧急工作会议精神,并对防汛救灾防病卫生监督应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动员。随着应急预案的启动,全所进入了防汛救灾防病卫生监督应急工作状态。组建了由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副所长和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相关处室为成员的防汛救灾防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07年防汛救灾防病卫生监督应急工作方案”,做到了明确要求、落实责任、严明纪律。要求灾情期间全所干部职工严格请假制度,取消一切外出活动,自觉服从单位防汛救灾防病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迅速组建了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等3个应急工作专家组;成立了食物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中毒事件等2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分队,进一步完善食物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抽调7人组成了市级防汛救灾防病卫生监督督导分队,参加市卫生局组织开展的防汛救灾防病督导。积极进行应急准备,加强应急值班,除严格行政总值班外,确定了防汛救灾防病应急工作业务值班(包括所领导、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严格实行了24小时值班、报告制度。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7月18日下午,谷政所长接受了市卫生局组织的9家新闻媒体集体采访和重庆电视台的专访,全面宣传防汛救灾防病食品、饮用水卫生要求和卫生知识;在网站发布各种防汛救灾防病卫生知识30余种。加强工作信息收集和报送,自7月19日开始,分类收集区县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工作开展情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处置情况,严格执行救灾防病日报和零报告制度。

7月18日-20日,重庆市卫生监督所派出9名卫生监督员组成市级卫生监督督导分队,分7个组,参加了由市卫生局局领导带队开展的14个区县防汛救灾防病工作督导。参加督导的卫生监督人员们不辞劳苦,深入灾区一线,认真了解区县受灾情况和灾后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向受灾群众宣传讲解救灾防病卫生知识,对督导的受灾区县如何加强灾后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进行现场具体指导。

7月21日,谷政所长带领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应急工作专家组共5人,对沙坪坝区和璧山县的灾后防病卫生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现场检查了沙坪坝区陈家桥镇和璧山县璧城镇的灾后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状况,向受灾的食品经营单位发放卫生知识宣传单近2万份,向受灾饮食店发送消毒药200瓶,对两地灾后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7月21日,组织渝中区卫生监督所,开展了渝中区西三街水产品市场监督检查。实行了卫生监督员每日巡查制度,重点监督检查水产品进出货台帐登记、采购索证(检疫证)、死亡水产品的销毁处理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与渝中区卫生监督所共同开展西三街水产品市场的抽样监测。

目前,我市特大暴雨基本结束,救灾工作已由抗洪抢险转入灾后重建。为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重庆市卫生监督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坚定信心,毫不懈怠,进一步强化灾后防疫防病措施、落实监管责任,组织全市卫生监督机构,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灾后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管,坚决打好洪灾防疫的攻坚战,为保护全市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重庆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