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发展历程

2020-11-18 14:42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今年3月28日,是普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挂牌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作为全市率先挂牌成立的区县监督所,十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到综合,经历了持续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在新一个十年的开端,以下是对普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长朱国华进行的专访。

创业艰辛,3年搬家6次

“我们最早成立的时候,只有11个人,借了区政府下面的公费门诊部的两间办公用房。从最早只管食品,然后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说起区卫监所走过的十年历程,朱所长如数家珍。从1997年挂牌成立开始,他见证了区所十年间经历的风风雨雨。2001年前,区所没有固定的办公地址,三年间搬家达到6次之多。直到2001年4月才搬进位于北石路的现址。提起当年的艰辛,朱所长至今还感慨不已。2005年食品卫生监管职能平移之后,区所又经历了艰难的转折,调整了工作重心,在原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工作职能,加强了公共场所、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执业等领域的卫生监管,在普陀区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对百万群众,数以万计的企事业、学校、医院、社区、股份制和民营企业行使卫生安全监管的职能。同时,区所也由最初的11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8人,本、专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到人员比例的77%,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也达到了40%。

调整观念教育服务处罚并重

食品卫生监管职能平移之后,区所在总结“查、堵、端、疏、固”的有普陀特色的卫生监督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开始调整工作方法,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注重对管理相对人的教育、服务。例如,2006年开展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工作的时候,区所要求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监督员对管理相对人进行面对面的教育服务,不仅组织相关培训,而且要求监督员发现问题必须指出并且指导管理相对人应该如何整改,对管理相对人的疑问作出耐心解释。“树立起教育服务意识以后,每个职工都有明显的转变。”朱所长欣慰地说。而区所在对公共场所量化分级三次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时发现,A类场所由第一次的极少变得多起来了,C类场所所占比例明显减少,基本消灭了D类场所。

“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把工作做得最有效,是我们思考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朱所长指出。

以人为本,三年一个台阶

十年,对年轻的卫生监督事业来说,是一个里程碑。经历了十年的梳理、整合,卫生监督事业即将迎来新一个十年的快速发展期。提及今后十年区所的发展规划,朱所长连连摇手说:“普陀卫监所接下来的十年会有怎样的发展,现在谁也很难预测。”朱所长更愿意以三年作为一个台阶,给这支队伍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前三年我们的目标主要是公共卫生体系三年行动计划里面提到的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朱所长指出,区所将加快办公用房的扩建、各种执法检测仪器的配备等硬件设施建设,“而后三年,则主要抓卫生监督内涵建设。要从队伍、素质、能力建设三个方面来加强卫生监督内涵建设,以人为本。”从2005年开始,区所每年都制定监督员业务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方法、措施、目标,采用了集中与分散、授课与自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学习培训形式,加强监督员对法律法规和业务学习的自觉性,所里还定期组织监督员开展行政处罚案子讲评会和案件分析等业务活动,营造钻研业务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加强所内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稽查工作实施办法、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等各项制度,同时抓能力培养,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现场检测能力建设、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卫生监督技术含量,逐步从经验执法向技术执法过渡。

“卫生监督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站在普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下一个十年的门槛上,朱所长如是说。

                                                                   (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