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召开 全面部署2007年卫生监督工作

2020-11-18 14:42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2007年4月18日,本市召开2007年上海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来自全市卫生系统各行各业的三百五十余人及部分企事业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强调要全面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将“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作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和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要严厉打击侵害群众健康权益的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会议总结了近年来本市卫生监督工作的主要进展,尤其是2006年卫生监督工作取得的成绩。会议指出,在广大卫生监督执法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本市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五个方面的进展: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卫生监督工作的技术保障能力逐步增强;社会公共卫生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医疗服务全行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2006年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共作出卫生行政处罚9929件,卫生行政处罚数比2001年增长4.2倍,其中,职业卫生增长了2.2倍,传染病防治增长了2.43倍,公共场所卫生增长了1.5倍。2006年,全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围绕无证行医、聘用非卫技人员执业、超许可范围执业、违规医疗广告、医托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大执法力度,共出动监督执法人员8.7万人次、处罚医疗机构1148起,罚没款项460万元,依法吊销医疗执业许可证4起。同时,卫生监督机构严把医疗广告审核关,使得本市违规医疗广告比例从2006年年初的60.63%下降到1.41%。

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认真做好2007年卫生监督工作。在体系建设方面,2007年,要在全市卫生监督系统深入推进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稽查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失职渎职、滥用职权、执法不力等过错行为,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要继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是今年工作的重点;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本市卫生监督信息数据处理交换中心。

会议提出,规范医疗执业、维护医疗服务秩序和群众的利益是当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今年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包括:继续做好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新技术、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血液安全等日常监督管理,将医疗机构出租科室、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超范围执业等违法行为纳入常态化监管;全面实施《上海市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和《上海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继续巩固打非工作的阶段性成果;贯彻落实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医疗广告发布行为;完善许可准入,进一步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完善一、二级诊疗科目的设置标准与执业范围。同时,今年还将组织开展“整治医院周边`医托'活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在公共卫生监督工作方面,要以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生活饮用水为重点,探索创新监管模式,逐步形成“企业(单位)自律、行业管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公共卫生监督体制。

会议还表彰了一批全国以及上海市卫生监督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