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监督系统救灾防病工作见实效

2020-11-18 14:41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洪灾来临后,随之而来的会是一系列可能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的产生,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不让他们威胁到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是卫生监督战士不可推卸的责任。广东省卫生厅在洪灾之初对救灾防病工作中的卫生监督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深入灾民聚集点主动开展疾病控制指导和卫生监督工作,开展腹泻、发热、呕吐、皮疹等综合征监测,提高监测预警能力,从而加强疾病监测工作;二是要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加大对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的监督监测频次,确保水质安全;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重点对餐饮单位和个体摊档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加强对灾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同时,广东省卫生厅还派出包括卫生监督人员在内的多支督导组赶赴各地参加救灾防病工作,他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要求各地卫生监督系统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对自来水厂、大型单位二次供水卫生监督及水质检测工作的力度,做好农村井水、手摇井的消毒工作;二是做好大型工地、饮食店的卫生巡查工作,指导村民不吃腐败及霉变食物。

各受灾地也对灾后的卫生监督工作高度重视,提早安排,根据灾后卫生工作的特点,将饮用水、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防治作为卫生监督的重点,并分别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

灾情发生后,广东省卫生监督所在第一时间派出卫生监督员前往韶关、清远、惠州等受灾地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一起开展灾后卫生监督工作。各地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的供水单位、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集体食堂、医疗机构等单位进行逐门逐户的监督检查,提醒各单位认真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要求各餐饮单位不购售水淹过的食品、加工原料和饮料等,禁止加工腐败变质的食品。各医疗单位要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对灾区群众发热、腹泻、皮疹等病情做好登记。各供水单位要加强巡查,密切注意水源水质的变化情况,增加对水源、管网水质的监测,及时报送水质检验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和加大净水剂和消毒剂的投加量,并且做好水源卫生设施的防护,对受损的水管和设施及时修复,加强卫生管理,防止水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卫生监督员们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的同时,也做了大量的抗灾防病知识的宣传,他们印制宣传单,耐心向灾民宣传灾后卫生知识,指导他们对受灾的房屋进行消毒杀虫,做好灭蚊、灭蝇工作,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饮用未经煮沸的水。

据悉,韶关市卫生监督所在短短10天之内就出动卫生监督员494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2370家次,截至发稿时,该所先后派出19批47人次前往重灾区支援救灾防病工作,没收了一大批被水淹过的饮料、辣椒酱、变质鸡骨等食物;潮州市卫生监督所7月14日到26日期间共出动卫生监督员382人次,检查水厂、食堂、餐饮业单位、饮食摊档等1000余家,印发卫生宣传资料5000份。

截至目前,广东省各受灾地均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也没有发生传染病的流行。

                                                                   (广东省卫生监督所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