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山东省卫生厅安排,省卫生监督所组织有关专家分别对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12个市申请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技术的20家医疗机构进行了论证、评审、复审及监督检查。
本次共评审检查医疗机构20家,其中7家医疗机构初次申请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AIH),6家医疗机构初次申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3家医疗机构初次申请供精人工授精技术(AID),2家医疗机构初次申请人类精子库,同时对拟批准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AIH)的9家机构进行了复审。
评审检查发现,山东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管理初见成效,一是各项准备工作稳步推进,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多数拟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已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及要求,建立了相关实验室,配置了必要设备,配备和培训了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注重档案管理,规范病历书写。二是依法执业情况良好,没有发现买卖配子(合子、胚胎)、实施代孕技术和擅自进行性别选择的违法现象,总体服务秩序良好。
评审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施行人工授精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把握不到位;二是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相关记录不达标;三是随访记录不完善,随访率较低;四是促排卵药物使用不合理,技术操作不规范,检查项目不全,病历书写不完整;五?quot;三证"审查不严格,规章制度建设和落实不到位,管理有疏漏等。
针对专家组提出的问题,省卫生厅对各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加大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监管力度:严格把好准入关,严防"试管婴儿"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时公示取得服务资质的医疗机构名称和服务项目,并对拒不改正违法行为的单位予以曝光,正确引导广大患者就医;强化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指导;督促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和技术操作;加强监管队伍的培训,提高监管队伍素质,保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质量,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违法行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