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卫生监督所亮点频现

2020-11-18 14:40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一九九九年五月份开始正式成立。经过五年时间的探索,逐步建立了一支过硬的卫生执法队伍,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确立了卫生监督在社会上的位置。仅2004年一年就创造出了全国三个率先,北京市五个第一,卫生监督领域三大创新。

全国三个率先

在全国率先推出食品安全播报制

为增强食品安全透明度,拉近卫生监督工作与百姓的距离,引导消费者的正确消费行为, 2004年3月15日在全国率先推出食品安全播报。定期或不定期地分食品安全预警、百姓聚焦、企业信誉平台三个版块向社会通报近一阶段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情况、百姓投诉的热点问题以及企业食品安全信誉度,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快捷的方式告知消费者,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引导消费者正确的消费行为。这一做法体现了卫生监督执法的公正性,同时也增强了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在社会上的透明度。

食品安全播报的基本形式是每月通过电视和报纸向公众公布,并对重大食源性疾患及一些突发引起中毒的食品随时公布,市民也可登录http://www.hdwj.gov.cn 查看。目前定期播报九期、临时预警两期。首期食品安全播报受到社会各大媒体及政府的关注,百姓对其反映强烈。新华社、《South China Moring Post》(香港南华早报)、《北京日报》、CCTV《今日说法》、《前沿》,BTV《北京新闻》、国际广播电台等30余家电视报纸广播媒体给予了播报,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中华网、搜狐、新浪等全国各地30余家网站予以了链接播报海淀卫生监督信息网三月份点击率明显增加了99.32%。百姓纷纷给电视台、报社及海淀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打来电话,发信给网上发布的征求意见信箱,对食品安全播报给予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许多改进的意见和建议。随后的食品安全播报各大媒体都予以了对外发布。共计报纸78篇,电视28片,电台17篇。社会对其反响强烈,食物中毒数明显下降。

在全国率先推出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场所卫生安全日益成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非典"疫情后,提升公共场所卫生安全水平,尽快使我国卫生监督模式与国际接轨,已成为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借鉴国外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监督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危险性评估原则,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具体要求,经过多次研讨,于2004年4月30日,在全国率先推出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对公共场所如客房、游泳池、洗浴、歌厅、美容美发等进行3次量化评审后,经过层层淘汰,确定了公共场所卫生质量A、B、C、D级管理单位,并着重将卫生监督的重心向卫生管理水平较低、存在卫生隐患较大的经营单位倾斜。

通过各单位的上报资料显示,参选的宾馆饭店整体改造经营面积近万平方米,改造投资50余万元,报废各种陈旧物品价值100余万元。全区2255家公共场所评审完成1246个,占55.25%。其中的宾馆饭店量化分级工作全部完成。在评定单位中A级单位88个,B级单位292个,C级单位822个,D级单位44个。

在全国率先推出游泳馆电子公示制度

海淀区卫生监督所联合海淀区体育局于2004年8月开始在所辖200多家游泳场馆内推出游泳池水质卫生指标电子公示牌。一方面保证了消费者对所选择的健身场所卫生环境的知情权,加大了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社会监督力度,另一方面督促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建立卫生质量自查自律观念。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游泳池水质卫生指标电子公示牌目前公示的主要内容为:游泳场馆室内温度,游泳池水水温及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浓度,公示内容须按照日查结果每天更新。另外,各家游泳场馆还要定期进行水样送检,检查水中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量等是否超标,同时公示每周水检报告。游泳池水质卫生指标电子公示牌被放置于游泳场馆的显著位置,消费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该场馆的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选择理想的健身消费环境。卫生监督人员工作中将应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对游泳场馆水质进行检测,并与游泳场馆公示的卫生指标值进行比较,及时要求游泳场馆调整公示内容,对发现不符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的行为及时给与处罚。

北京市五个第一

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北京市第一卫生部根据"责任分担"理念,出台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为此,海淀区积极开展各项卫生量化分级工作,各项食品卫生均全市第一。

量化分级管理是将日常监督工作与量化分级相结合。分经常性卫生监督和卫生许可审查两部分,对餐饮单位进行软件和硬件的评分,综合3次评查,按得分占总分的百分比评出A、B、C、D四级。并对A、B级单位强制挂牌,C级以下不予挂牌,以后消费者如果在大堂或者门口见不到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等级牌子,说明该餐饮单位后厨卫生状况达不到B级标准(餐饮单位营业不足一年的除外)。让老百姓一目了然。这样使监督更具透明度,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增加社会监督力度。

食品卫生等级公示牌 :

A级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卫生条件良好,并能保持稳定的良好状态,发生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的风险性较低; (优秀)

B级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卫生条件良好,并能基本维持卫生水平,发生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的风险性为中度; (良好)

C级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卫生条件一般,并能基本维持卫生水平,发生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的风险性为高度; (合格)

D级是指不具备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发生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的风险性为高度,不能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不合格)

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等级作为复验卫生许可证和确定检查频次的依据,按等级进行分类监管:A级进行简化监督,2次/年;B级进行常规监督,3次/年;C级进行强化监督,5次/年;D级不予验证或停业整顿。

对已经完成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等级评审的餐饮单位实行动态监督管理。凡有下列情形的应视情况予以降级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吊销食品卫生许可证:1、发生食物中毒责任事故;2、连续12个月内累计受到卫生行政部门两次以上(含两次,下同)行政处罚;3、连续12个月内累计受到两次以上消费者的食品卫生质量投诉举报,经查实负有相应责任的;4、在监督中发现存在违法行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改进,逾期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因上述行为被降级的餐饮单位,一年内不予升级。

目前宾馆饭店、大中小学食堂、送餐单位的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工作均完成100%;托幼机构完成96.38%,餐饮业完成92.50%。确定A级单位232个、B级单位801个、C级单位1232个、D级单位57个。集贸市场量化分级工作目前也已经全面铺开。

北京市第一次实行卫生许可证网上申办开通

2004年11月15日,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一窗式办公系统"正式启用,新办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申办人都可以从网上直接提交申请,申办情况将以短信形式随时告知申办人。

本套系统是基于"全程办事代理制"思想,采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申办人可以通过网站和手机两种方式实时查询审批事项的进展情况,可以从网上下载卫生许可证申请书等申办材料,同时最终的审批结果也会通过手机短信方式通知申办人。另外,本系统具备网上监察功能,申办人在得到申办结果的通知后可以登陆海淀卫生?quot;网上一窗式"办公系统给"一窗式办公窗口"的全程代理人评分或打满意或不满意等,结果自动传到卫生局的监察部门。通过"一窗式办公系统" ,申办人、窗口全程代理人及工作流中的各个工作人员真正实现了有机的结合。 本系统中的咨询中心更是方便的给全程代理人提供各种标准答案咨询申办人问题。体现了横向集成、纵向压缩;从分立到共享;从分割独立到整合协同;从以政府职能为中心到以社会用户为中心的特点。

预防审批走近百姓,在北京尚属首次

随着海淀区山后地区投资环境逐步改善,群众守法意识不断加强,温泉镇、苏家坨镇、上庄镇等边远地区申请卫生行政许可的单位和个人也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山后交通不畅等原因,申办人员到中关村科技园区服务中心十分不便。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坚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想纳税人所想,克服人员少、任务繁重等困难,于2003年8月27日正式设立山后地区审批工作点,卫生监督员每周定期到位于温泉中心卫生院的温泉卫生监督站现场办理咨询、审验图纸、现场验收等一切卫生许可申请手续。这项措施有力促进了山后餐饮、公共场所、食品加工厂等行业的卫生管理工作,着实方便了山后地区纳税人办理卫生许可证,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肯定。

被处罚单位法人代表培训在北京是第一次

为了让法人代表认识到食品卫生的重要性,了解如何做到宏观调控及如何工作细化,直接参与到食品卫生的管理中来,形成以"法人代表--主管主任-直接从事加工的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责任链,提高食堂的整体的卫生水平,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大胆改革培训模式,定期举行法人代表培训。

法人培训特点:1、打破了以往只有主管食堂人员参加的培训,形成法人代表参加的培训。让单位一把手直接参与到卫生管理上来;2、以前的收费项目全免,实行免费培训;3、将无针对性的从业人员培训,转化为针对新办理卫生许可证或近期受到行政处罚的单位法人代表展开的培训。

2004年4月13日海淀区召开北京市首次学校法人代表培训培训不合格年审将不予换发卫生许可证。随后学校定期展开,目前已经开展4次,共有99所学校的法人代表参加了培训。鉴于学校法人代表培训的效果显著。11月2日,我们把此种经验带入工地.在工地召开现场会,对一年来违法的25家工地食堂的法人代表进行培训,进入后厨内现场参观学习食品卫生知识。

中毒起数人数明显下降,工地食堂2003年2起49人,而2004年仅2起11人;学校食堂2起63人,而2004年仅1起21人。整体卫生水平普遍提高,到目前为止,法人代表接受过培训的单位没有再被处罚的现象出现。

推出案例讨论制,在北京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中,也属第一

为了提高监督人员的整体执法水平,除进行常规的业务学习外,海淀区卫生监督所还经常组织大家进行食物中毒处理技巧、大案要案的处罚程序、违法主体的确认、违法所得计算等具体案例的讨论,同时聘请专家进行点评,效果明显,这在基层卫生监督组织中尚是第一次。

卫生监督领域三大创新

毒气泄漏演习,检阅卫生监督现场应急处理能力

2004年3月19日,在卫生监督领域进行首次职业中毒演习,卫生监督人员一小时内控制现场、疏散人员、指挥抢救伤员和转移泄漏毒气瓶、调查并查封了事故现场。检验了卫生监督现场应急能力,同时也给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这在卫生监督领域是一项创举。

校厨比拼食品卫生知识

大胆改革培训模式,2003年10月31日,召开中小学食品卫生知识竞赛。以知识竞赛为动力,食品卫生法深入到每一位从业人员心中。

快速检测设备投入到卫生监督领域

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监督所配备了专门的温度计、照度计、水质分析仪、浊度计、现场防护设备等一系列高科技等现场监督检测设备。据不完全统计,仅2003年一年,现场检测1680件,其中生产加工业239件、销售服务业632件、公共场所548件、职业卫生261件。这些监测数据有力地配合了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大大提高了卫生监督的整体工作水平。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