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在2006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0-11-18 11:51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求真务实,迎难而上,开创医政工作新局面

--在2006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

2006年3月1日

今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5年医政工作,研究分析医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2006年工作。

今年一月,卫生部召开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高强部长对2005年的全国卫生工作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全国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2006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从中可以看出,医政战线所承担的任务非常繁重,责任非常重大。

一、2005年全国医政工作简要回顾

2005年,在卫生部领导下,全国医政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国卫生工作要点和医政工作重点,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主线,在推进建立和完善国家医疗质量保证、持续改进体系的建设、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机构管理、血液安全管理、发展护理事业,以及万名医师支援农村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

2005年4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在全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结合《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制定了《关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并专门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全国有5500多人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了会议,高强部长和马晓伟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管理年活动要求。安徽省委副书记、陕西省副省长分别参加了本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动员会议并讲话;河南省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医院管理工作会议;四川省副省长专门作出指示,省政府副秘书长参加了医院管理年活动现场会。各医院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各项要求进行了自查和整改,围绕保证质量和安全、改善服务、降低费用出台了很多措施。

为推动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入开展,确保实效,同时,掌握各地活动进展情况,了解我国重点医院工作现状,卫生部于2005年8月和10月先后从全国抽调了110名和144名专家,分别组成8个督导组,按照“查实、查严、查细”的原则,采取听取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汇报、对院领导和中层干部进行法规知识测试、查阅资料、实地检查、访问患者和夜查等方式,对在全国和地方有重要影响的115家国有大型三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进行了督导。督导组在充分肯定各地医院管理年活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各医院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搞好医院管理年活动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各省针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逐项制定整改措施。许多省将督导情况在全省范围内予以通报,同时,对本省三级以上医院进行拉网式督导、检查。如广东省许多地市政府派出工作组,进驻医院,帮助整改;重庆市、四川省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医院改进工作。

通过医院管理年活动,医院内部管理得到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医疗纠纷减少;医疗服务流程更加合理,就医环境得到改善;推出了多项便民措施,方便患者就诊。有的省实行部分检查结果互认,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检查结果互认不单纯是一个费用的问题,也是为病人着想,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以减少可能给病人带来的损伤。有的医院建立了医患沟通、投诉处理制度;有的加强了医院财务管理,通过公开收费标准、实行费用清单制、砍掉不合理收费项目等,规范医疗收费行为。此外,卫生行政部门加大监管力度,重点查处了无证行医、医院对外承包、租赁科室、聘用无资质人员从事医疗护理工作、非法采供血等违法违规行为,使医院执业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

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我们发现目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只注重硬件建设而忽视了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存在隐患;有的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法规知识,依法治院、依法执业意识不强;有的医院还存在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等情况;有的医院财务和收费管理不规范,行风建设措施落实不够。另外,有的地方对医院管理年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起步晚、进展缓慢、缺乏针对性的措施,存在管理层与执行层思想不统一、“上热下冷”或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这次医院管理年督导活动是二十多年来首次由卫生部组织在全国范围对部分重点医院进行评价、检查和督导,在各地引起了极大反响和震动,促进了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各方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一名患者致信湖北省卫生厅,称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两名医师“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用自己的无声行动证明了共产党员的先进之处”。一位院长说,“督导活动为促进医院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是花钱也请不来的”。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在整改报告中说,通过本次督导,感受到卫生部狠抓医院管理的决心,感受到卫生部实施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力度。云南省卫生厅陈觉民厅长表示,本次督导让其“感动、震动、激动。”

(二)精心组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在总结各地卫生支农和对口支援等工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局决定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计划在三年内选派城市万余名医师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三年后形成一项制度。2005年4月,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印发了《关于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通知》和实施方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高强部长主持会议,马晓伟副部长作了动员报告。同年6月在北京举行了项目责任书签字仪式,高强部长到会讲话,马晓伟副部长代表三部门与项目省签署了项目责任书。

各地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开展此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把这项工作列为省委2005年10项利民行动任务目标和省长责任制目标;四川、甘肃、河北、云南、湖南、宁夏等地克服困难,落实了项目配套资金。项目实施以来,4000余名医务人员远离城市和亲人,克服各种困难,在60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县医院和中医院开展工作。

2005年11-12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组织了对项目工作的督导,项目实施初见成效。在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的共同努力下,方便了农村群众看病,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受援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锻炼了城市医疗卫生队伍,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截至去年12月的不完全统计,医疗队员共诊治患者96.8万人次,培训医务人员42.2万人次,开展适宜技术2263项,建立特色专科52个,整章建制2977项。这项工作的实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关心,探索了政府主导、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利用城市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势支持农村卫生工作、为农民提供良好医疗服务的新路子。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基层的同志和群众说“6·26”医疗队又回来了,说明开展这项工作有传统、有基础,群众需要。

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既包括三级医院支援县医院,也包括二级以上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今年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工作已扩大到西部地区的11个省(区、市)。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在卫生部由农村卫生司负责,整个项目牵头单位是医政司。这是一个大的项目,是一面大旗,一件好事,是响应党的号召,由政府组织,财政投入支持,是对医院进行公益活动的一种认可。国家投入了很多资金,要逐步形成制度,大家一起做,要坚持下去,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

(三)健全医政法制体系,加强医疗服务的规范和管理。

一是颁布实施了一批规章、规范。2005年,卫生部发布了《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血站管理办法》等4个部门规章。《护士管理条例》(送审稿)再次上报国务院审议。此外,还陆续下发了一些规范性文件。

二是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控制与管理,加大医疗信息公示力度。以《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医疗质量评价、监督检查;建立了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耐药菌监测网络;一些省设立了不同临床专业的质控中心,逐步探索建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控制与管理长效机制。卫生部连续5年对北京市12所三级综合医院进行检查,并向社会通报检查结果;各地也利用多种方式向社会公示医疗信息,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三是加大对医疗机构监管力度。积极配合工商行政部门,加强医疗广告管理,遏制了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蔓延势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福建省卫生厅制定实施了《关于对医疗机构执业违规行为实行记分管理的暂行规定》,视违规情节对医疗机构记分,并将行政处罚记录在案,对医疗机构进行警示。卫生部会同有关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加大了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重大案件的查处力度。如对湖北武汉九洲医院非法行医案件、山东东方肾脏病医院违法执业案件、安徽省宿州市市立医院恶性医疗损害事件的查处;对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福建连江县医院两起恶性医疗事件和吉林省德惠市人民医院经输血传播艾滋病的医源性感染事件进行了通报。

(四)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完善医疗救治体系。

为指导各地做好人禽流感医疗救治工作,卫生部印发了《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修订版)》,并多次派专家指导地方开展救治工作。在全国127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立了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信息系统,启动了“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试点工作”,向河南、云南等地派出专家组,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各地也组建了艾滋病治疗专家组,确定省级定点医院,加强对艾滋病患者诊疗的管理。

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实施以来,有2598个项目开工,已竣工2147个,竣工率达80.5%。各地充实了应急救治队伍和专家库,建立信息通报和协调机制,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五)血液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2005年,进一步加大了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建立了无偿献血公示制度,重点抓了排位后十位省份的无偿献血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敦促。2005年全国无偿献血比例较2004年上升了4%,达到95.56%,其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从2004年的71.5%上升到2005年的84.78%。2004年河南省以省为单位,在全国率先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各省加大了对采供血机构的设置规划和调整力度,关闭了一些基层血站和中心血库,进行了血液集中化检测的试点,进一步加强了对血液质量的监管。

(六)护理事业进一步发展。

2005年卫生部颁布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确定了“十一五”期间护理事业发展的总目标。继1986年首届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后,2005年8月又一次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护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护理工作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护理工作发展思路,明确近几年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在2005年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为5名获奖者颁奖,吴仪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获奖者和广大护理工作者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希望。

医政工作涉及面广,头绪繁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责任重大。除以上主要工作外,还有“防盲”、“禁毒”、“三下乡”和医师资格考试等。一年来,大家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代表卫生部,向从事医政管理工作的同志们,向工作在医疗服务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示诚挚慰问和深深的谢意!

二、全面、准确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做好医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如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十一五”期间,医政工作应当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卫生工作重大任务和重点工作,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医疗事业,建设医疗机构,培养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

做好医政工作,要按照高强部长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个深刻认识”,进一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理清工作思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不断提高做好医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认清了问题和不足,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首先,医政队伍的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人员配备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许多地方医政部门都在超负荷运转;由于医政管理人员更换频繁,许多同志对相关政策不掌握、不熟悉,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满足医政工作政策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要求。其次,医政管理法律、法规的相关配套政策、规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现行规章制度需要根据新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更新。第三,医政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薄弱环节,缺乏对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规划和构想,缺乏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存在着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不强。此外,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对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不了解、不掌握,依法执业的意识和水平亟待提高。我们必须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严肃性和紧迫性,医政管理工作始终是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认清了问题,理清了思路,才能保证工作有的放矢,真正取得成效。医政工作要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以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获得性,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重点,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的医疗服务体系,引导医疗机构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和宗旨,维护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对医疗行为和医院的监管,坚决纠正、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首先,进一步提高医政管理对维护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医政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政务和事务工作的管理,体现政府意志,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科学合理规划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疗科目和医疗技术等服务要素实施准入并对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施评价及监督管理。医政工作在医疗卫生的全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深刻认识医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总体上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应看到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城市与农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和软硬件建设方面发展不平衡;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和医疗应急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淡化,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严重,不正之风依然存在,广大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反映强烈。这些问题对医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有些问题受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尚不能彻底解决,有些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还有些是需要在改革发展中解决的,需要我们依靠各级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依靠各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以解决。

第三,做好医政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依法行政,加强监管。要在公共法、行政法等法律框架下开展工作,运用好《执业医师法》、《献血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专业法律、法规,以及众多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规章,不断完善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并在实际工作中实施管理与监督。

第四,做好医政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更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理解和积极主动参与。我国医疗卫生队伍总体上是一支素质高、思想好、可信赖的队伍,无论是在抗击非典的工作中,还是在各种灾害事故面前,都是经受得住考验、值得人民信赖的队伍。当前,我们调整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都离不开我们这支队伍。我们要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好维护群众利益与维护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合法利益的关系,加强宣传、引导和教育,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五,加强医政管理,重点要放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上。“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始终是医政管理的核心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每一个医政干部在管理医疗的工作中,既要学会从大处着眼,考虑到全局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又要学会从细微之处着手,处理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医疗费用问题,将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医疗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做好2006年医政工作

2006年的医政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和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部党组的中心工作,统揽医政工作全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继续推进国家医疗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体系建设,一方面抓紧医政法制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医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另一方面,要组织实施,狠抓落实,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管。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医院管理评价与监督。

近几年还要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强化医院管理,促进医院的内涵建设和健康发展。在今年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切实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院和医生的用药和治疗行为,杜绝开单提成。在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高强部长提出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作为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重要目标。大家要动脑筋,抓好医疗质量。一个好医师,对患者的诊断要准确,治疗方案要正确,要选择周期短,痛苦少的治疗方法,还要考虑到患者经济承受能力,切实为病人着想,这是一个考验。在具体落实措施上,要重点做好加大医院院长的职责,规范医务人员收入分配机制并严格管理,落实有效减轻群众负担的具体措施和加强检查、监督。

卫生部要专门部署2006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初步设想是:巩固2005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把各项成果体现到便民、利民、方便群众就医上来,落实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减轻群众负担上来,落实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上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实惠。要着重强调医院院长职责,明确院长管理目标和管理责任,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公立医院院长的首要责任,严格考核,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同时,充分调动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通过医患之间、医院与社会、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与积极行动,使医院管理年的各项指标真正落到实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督导和巡查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完整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对在2006年医院管理年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医院,要予以表扬,并组织宣传报道;对存在问题多、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强烈、存在严重质量和安全隐患的医院,要黄牌警告、限期整改直至降低医院评审等次。

(二)进一步推进“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今年是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第二年,要在继续巩固600个县级医院和甘肃省350个乡镇卫生院支援工作的基础上,对中西部11个省市的部分乡镇卫生院扩大支援工作,要初步形成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城市医师到农村后,要直接为农民群众做好医疗服务,让农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认真开展对农村卫生队伍的培训、帮扶,为农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卫生队伍;要通过这项工作锻炼造就一支过硬的队伍。城市医师到农村去,对个人思想境界的提高,对精神境界的升华大有好处。

在具体工作措施上,一是进行600个项目县医院的基线调查,摸清底数,建立档案。二是建立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项目办联系点,研究和解决项目实施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项目实施方案,为形成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奠定基础。三是发现、培育和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四是要组织开展绩效评估,对上一年度工作进行总结,部署下一年度工作。五是继续组织开展督导活动。

(三)继续完善医政管理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履行职责,严格准入,加强监督管理。

医政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是法制建设和狠抓落实。首先,在医政法制体系建设中,卫生部将陆续制定、下发一系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各地实施医政管理提供相关依据。需要强调的是,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根据卫生部下发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更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或办法;对于全国尚未统一又亟需规范的事项,可以积极探索,先行试点,为全国实施统一管理积累经验。

其次,关于组织实施和狠抓落实。可以说,在几十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定有的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卫生行政部门未能切实履行职责,监管不力、不到位。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医政部门的同志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严格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加大监管力度,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错误倾向。

一是要继续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等服务要素的准入管理。要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按照标准严格、规范审批、设置医疗机构,按照诊疗科目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执业登记。要继续严把医师、护士准入关,按照规定完成医师、护士执业注册和相关信息的上报工作。这里我要重点提一下医疗机构校验工作,校验是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各地对这项工作做得并不是很好,没有真正发挥校验应有的作用。今年各地要开展对医疗机构法定许可事项的清理、检查工作,医政部门要对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对下级医政部门医疗机构审批情况、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尤其是行政部门不按标准审批、医疗机构乱设诊疗科目、聘用不具备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和清理整顿;对滥审批或只审批、不监管,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予以严肃处理,并及时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卫生部将在适当的时候对各地清理整顿情况进行督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2006年准入管理的一个重点内容是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制度。医政司已经起草完成《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办法》,并将于近期下发。已经起草了《特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委托专业组织起草了一系列特殊技术管理规范,将陆续完善、下发、执行。2006年将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制度。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这既包括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也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卫生行政部门也要通过校验、日常监督、定期检查、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医疗机构执业情况的主动监管和事前监管,发现医疗机构有违反医疗管理法律、法规等行为的,要坚决予以纠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查处。要善于收集医疗机构违法违规执业问题的信息,对社会反响强烈、影响重大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做好相关信息的通报和上报工作。同时,监管工作要同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相结合,对于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等不力的医疗机构要通报批评,直至追究领导责任。对由于长期失察、监管不力而造成重大问题和严重后果的,在追究医疗机构责任的同时,还要追究相关卫生行政部门的责任。

三是要建立信息公示、通报制度。医政司正在研究建立和完善信息公示和通报制度,各地也要在已有信息公示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公示信息的内容和范围,并进一步加强信息通报工作。通过信息通报,宣传好的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不护短、不手软,及时向社会、向公众公开,表明处理的态度和决心,警示其他医疗机构避免发生类似问题。

另外,对于社会反映强烈的医疗广告问题,卫生部将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在新办法出台前,各地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做好医疗广告监测和涉嫌虚假医疗广告案件移送工商部门的工作,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移送一起、处理一起、公布一起,决不姑息纵容。卫生行政部门一定要立场鲜明,态度坚决。

(四)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保障医疗安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可以说,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管理的核心和永恒主题。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不仅是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医疗机构管理者、卫生行政管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医政部门要探索、建立医疗质量评价和监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除了前面提到的准入、监督检查外,还要通过评价、控制、收集、上报、分析、发布医疗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建立医疗责任保险等,综合实施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各地要继续贯彻落实《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的质量、绩效等定期进行评价,引导医疗机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近期即将下发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规范化设置和质量、安全管理均提出了全面要求。目前,北京、上海、天津、辽宁等地均建立了一些专业的质量控制中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医政司也指定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在全国开展了部分临床检验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今后还将逐步建立各临床专业的全国质量控制中心。同时,逐步建立完善医疗风险信息收集、上报、分析、监测和预警体系,通过对收集、上报信息的分析,发布医疗风险预警信息,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作到防患于未然。已经建立的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医院感染监测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细菌耐药情况监测网等均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医政司正会同保监会研究医疗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一些地方也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试点工作,各地医政部门要继续推进。

其次,医疗机构要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这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要认真落实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各项核心制度,完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中的职责,重点强化和提高基础医疗质量。要明确医院院长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医院领导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医院管理上。现在有的同志担任院级领导职务以后,仍然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上,对管理工作不负责任,职工意见大,影响也不好。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从事管理工作要有奉献精神,医院院长们要有思想准备。

第三,医务人员要强化依法执业意识,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要把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医疗服务的首位,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各项诊疗规范、常规,不断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同时,更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和关爱。

(五)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做好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

目前,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建设项目的领导,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进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目的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建设工作中的问题,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目标。对已完成建设任务的项目,特别是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急救中心),要加强软件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医疗应急救治能力,确保充分发挥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救治作用。传染病房、传染病区平时要利用起来,作到“平战结合”。要制定预案,为应急做好准备,如出现传染病和其他紧急情况时,如何转移病人,如何腾出病房等。认真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做好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要进一步加强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儿童抗病毒治疗试点工作,加强对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技术指导和疗效评估,继续加大艾滋病临床医师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TB/HIV混合感染治疗试点和机会性感染预防治疗工作等。同时,做好非典、人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医疗救治工作。

(六)继续推进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

在今年全国血液工作会上将要对血液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地要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无偿献血,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督导,促进持续发展;要做好新修订的《血站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血站管理办法》和《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制定本地《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全面推进血站规划布局整体化、血站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血液质控检测集中化、血液系统运行一体化、临床用血合理化。

(七)贯彻《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护理事业发展。

护理工作要以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解决突出问题,促进护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各地要根据《规划纲要》的各项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注重实效,稳步提高。其次,在实施《规划纲要》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注重示范点的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全面开展。第三,医院要对照《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从加强自身建设做起,特别是部属部管医院、三级医院,要为本地和全国作出表率,创造经验,发挥示范作用。

各地要以贯彻落实即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为契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一是要加强护士的准入管理,保证护士队伍的基本素质。二是要稳定护士队伍,增加临床一线护士的数量配备,逐步扭转医护比例倒置的状况。同时,要创造有利于护士安心在临床护理岗位工作的环境和条件,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三是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保证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着重提高临床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专科领域中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

(八)进一步推动防盲治盲、加强自愿戒毒等有关工作。

《全国防盲工作规划(2006-2010年)》正在征求意见,争取尽快下发。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快制定防盲工作规划;已经制定规划的地方,要抓紧组织落实。今年还要做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中期评估工作,继续做好人员培训、基地建设和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全国眼病流行病学调查。

2006年是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的第二年,全国卫生系统要按照国家禁毒委的总体部署和卫生部的有关要求,加强对自愿戒毒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医疗机构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继续抓好有关工作。

其他部门需要医政系统配合的工作较多,大家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今年要重点做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

(九)加强医政队伍建设,提高医政管理水平。

医政队伍素质直接关系到医政管理水平。作为医政管理者,要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要熟悉、掌握医政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政策,也要了解经济、管理、法律、社会学等方面相关知识,要善于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医疗工作的特点和医疗机构现状,保证制定的政策、规定更具可操作性,提高依法行政、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的能力。其次,作为医政干部,掌握着医疗机构审批的权力,权力总是和利益联系在一起。广大医政干部要正确处理好权力和利益的关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作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从我做起,为提高医政队伍整体素质、医政管理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我要重点强调医政干部队伍配备问题。为了适应各项医政工作需要,各地医政部门要保持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并适当充实力量,以满足日常监管的工作需要。

2006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也是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让我们紧紧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迎难而上,全面开创医政工作新局面!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