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医政工作会在郑州召开

2020-11-18 11:51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2006年全国医政工作会3月1日在郑州召开。会议总结了2005年医政工作,研究分析医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2006年工作;提出求真务实,迎难而上,开创医政工作新局面。

2005年4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在全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卫生部两次派出督导组,对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全国有重要影响的115家国有大型三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进行了督导。这是近二十年多来首次由卫生部组织的对全国范围的重点医院进行的评价、检查和督导,在各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震动,各方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通过医院管理年活动,医院内部管理得到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医疗纠纷减少;医疗服务流程更加合理,就医环境得到改善;推出了多项便民措施,方便患者就诊。各级卫生部门精心组织实施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在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的共同努力下,方便了农村群众看病,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受援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锻炼了城市卫生队伍,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据2005年12月的不完全统计,医疗队员共诊治患者96.8万人次,培训医务人员42.2万人次,开展适宜技术2263项,建立特色专科52个,整章建制2977项。同时,在健全医政法制体系、重大传染病防治、血液、护理、防盲、禁毒、三下乡、医师资格考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会议强调,首先进一步提高医政管理对维护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深刻认识医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第三,依法行政,加强监管。第四,做好医政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更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理解和积极主动参与。第五,加强医政管理,重点要放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上。

会议要求,医政工作2006年要一方面抓医政法制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医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另一方面,要组织实施,狠抓落实,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管。2006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医院管理评价与监督,把各项成果体现到便民、利民、方便群众就医上来,落实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上来,落实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减轻群众负担上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在继续巩固600个县级医院和甘肃省350个乡镇卫生院支援的基础上,对中西部11个省的部分乡镇卫生院扩大支援工作,要初步形成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继续完善医政管理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履行职责,严格准入,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保障医疗安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做好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继续推进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贯彻《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护理事业发展;进一步推动防盲治盲、加强自愿戒毒等有关工作;加强医政队伍建设,提高医政管理水平。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