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血液管理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2020-11-18 11:51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继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 保障人民群众用血安全

全国血液工作会议于2006年3月2日在河南郑州举行,会议系统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血液管理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和经验、教训;部署了“十一五”期间血液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动员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采供血机构和医疗机构人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继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加强血液质量安全,开展科学合理临床用血培训,保障人民群众用血安全;提出了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达到95%;二是基本建立起整体布局合理、网络覆盖到位、管理科学规范、质量保证可靠、系统运行良好的采供血机构网络。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在会上指出,血液管理工作要明确确保血液安全这一根本目标,从全面推动无偿献血和全面加强血液系统管理两条战线上狠抓落实。他要求,要狠抓加强规范化标准建设,正反两方面典型和薄弱环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采供血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公示和通报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四项制度。努力实现血站规划布局整体化,血液质量规范化、标准化,血液系统运行一体化,血液质控检测集中化,临床用血科学化。

目前,全国无偿献占采集临床用血比例由1998年的22%上升到2005年的95.5%,其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由1998年的5.5%上升到2005年的84.7%。我国血液供应实现了由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全国基本形成了以省血液中心为龙头、地级中心血站为基础、基层偏远地区中心血库为补充的临床用血服务机构网络。绝大多数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都实现了采供血活动全过程计算机管理。浙江、河南、河北、上海等省市已实施或正在实施辖区内整体信息化联网和实时监控,进一步强化了质量保证体系。采供血机构服务半径逐步扩大,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输血研究工作也取得明显进步,为临床用血服务和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这次会议是继1986年和1992年召开的两次全国输血工作会议后14年来召开的又一次全国性的血液管理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血站、医院、大学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等单位的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OO六年三月二日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