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疗质量督导专家库在卫生监督中的应用

2020-11-18 23:55发布

本文转载自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执法监督)

近年来,随着卫计执法监督工作中不断深入推进,如何有效提升卫生监督效率和质量,确保监督成效显著,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我单位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为此,2018年6月,在县卫计局的大力支持下,金堂县从各县级医院抽取医疗、护理、院感、药剂、检验、影像学科负责人,组建医疗服务质量督导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并印发《金堂县医疗服务质量督导专家库管理办法》,由金堂县卫生计生执法监督大队根据监督工作需要抽取专家参与督导工作。

一、建设专家库对卫生监督工作的意义

(一)提升卫生监督效率和质量。人少事多是各地卫生执法监督机构面临的共同矛盾,专家的引入,一方面增大的监督效率,以往仅由监督员对大型民营医疗机构或县级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含医疗、传染病、放射、病原微生物等方面)需要1天甚至更长时间,引入各学科专家配合监督员分组开展工作,极大缩短监督所需时间。另一方面提高了监督水平,以往监督员受临床专业知识和时间限制,监督检查深入程度有所欠缺,专家的加入弥补了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欠缺的问题,使监督工作能更深入、更细致的开展。

(二)促进医疗机构的互相学习交流。医疗专家协同开展卫生监督工作为医疗机构提高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对于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而言,专家联合监督员对各临床科室进行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可以提出很多贴合实际的整改意见,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规范机构运营。对于县级医院而言,各单位互相监督检查,有利于发现各自长处和不足,取长补短。

(三)有利于针对性开展各专业培训。专家库涵盖本县医院管理、临床、检验、院感等方面人才,是一股重要的师资力量。联合专家开展专项检查后,专家对于被监督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了一定了解,再结合临床管理经验及专业知识储备,开展针对性的集中培训,有助于提高监督整改效率,规范被监督单位执业行为。

(四)为三医监管奠定基础。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信息监管是我省、市卫生计生监督重点项目,是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县三医监管信息平台正在建设中,专家库的成立为后续现场核查、裁定判决阶段奠定基础,“监督员专家”监管模式也为三医监管工作累计经验,有助于此项工作在我县全面铺开。

二、利用专家库开展卫生监督工作的具体应用

2018年7月,我单位接到省、市关于开展传染病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以下简称监督评价工作)的通知后,组织召开中层干部,认真梳理评价表格内容,经讨论决定分别抽取医院管理、院感、消毒隔离、病院微生物专家协同参与对25家县级医院、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的监督评价。

(一)过程概况

我单位讨论决定抽取专家开展监督评价工作后,大队领导向县卫计局分管副局长做了专题汇报,取得局领导大力支持。由县卫计局印发《2018年金堂县传染病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实施方案》给各医疗卫生单位,方案对监督评价日程、专家抽取、执法车辆作出了具体安排,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此次将传染病防治工作评价表拆分为医院管理、院感、消毒隔离、病院微生物四个方面,从专家库随机抽取对应领域专家各四名(不抽取当天被评价单位的专家)。分为四组,每组1名监督员和1名专家,分别对相应专业进行督导检查,之后再进行结果汇总,由各专家提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监督评价工作结束后,我单位组织召开基层医疗机构院感管理培训会,邀请专家库院感专家作为主讲老师,对院感管理基本要求和此次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全县44家医疗机构共计90名院感管理人员参与此次培训。

(二)监督评价成效

相较于以往仅有卫生监督员开展监督工作,此次联合专家进行监督评价有几个突出优势。

一是监督效率明显提高。此次集中进行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包含县级医院、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工25家,检查范围涉及综合管理、传染病报告、消毒隔离、病原微生物及临床科室,以往经验来看仅由监督员对县级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需要1天时间,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进行一次检查需要半天时间。此次联合专家开展监督评价工作,对24家医疗机构监督检查总用时8天,平均每天对3家医疗机构开展监督评价工作,监督评价效率明显提高。

二是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监督员医疗专家”监督模式在强调依法执业重要性的同时,确保监督检查的专业性,弥补了基层监督员临床医疗知识欠缺的不足。传染病监督评价工作开展之前,专家发现许多评分项目设置难以给出恰当分值,比如各医疗机构大多已建立预检分诊制度,但制度落实程度各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针对此类情况,经评分人员讨论决定,评价工作可在原有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再进行细化,根据医疗卫生机构评分项目实际开展情况及成效进行评分,并注明原因,由以往检查的工作“做没做”过渡到“做的好不好”“工作成效如何”,提高了监督评价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三是整改效率和积极性提升。联合开展监督检查,卫生执法人员提出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各学科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整改意见往往更加贴合临床工作实际,医务人员重视程度和整改的积极性也相应提高。集中监督评价后,大队组织召开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会,邀请参与检查的院感专家对传染病防控工作基本标准和重点环节进行培训,针对集中存在问题进行讲解,有助于提升各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水平,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风险。

三、思考与建议

(一)转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我们在强调医疗卫生机构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将规范管理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在监督理念上由单纯的强调监督力度向监督与提供服务相结合。建立医疗质量督导专家库,引入专家参与卫生监督工作,为各医疗机构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开展各专业培训奠定了基础,对长效提升医疗质量有积极作用。

(二)重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引入专家加入监督工作,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卫生执法监督的成本,要把监督的实际成效放在首位,重点针对经营规模大、检查范围广或医院管理混乱的医疗卫生机构,最大程度发挥专家所长,提升监督工作效率和深度。

(三)简流程,形成长效机制。过于繁琐的流程会大大降低专家库的使用频率,建议在注重程序合理性的基础上,简化专家抽取的流程,使专家库使用更加便捷。可结合监督实际,制定《专家库管理办法》,由监督机构依据工作需要抽取专家,报卫计局医政科,由卫计局告知专家所在医院进行安排。

(金堂县卫生计生执法监督大队 刘致立供稿)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