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从细 执法从严

2020-11-18 23:54发布

本文转载自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执法监督)

 

——阆中市卫开展民营医院专项整治工作小结

 

为加强民营医疗机构规范管理,提高民营医疗机构素质,阆中市卫计监督执法大队按照卫计局统一安排,根据南充市卫计委、南充市发改委等关于印发《南充市规范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1815号)的通知精神和要求,于2018129日至212日,在局相关股室的配合下,对全市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了先期摸排和初查,从411日到6月上旬开展了全面清理整治。

一、基本情况

阆中全市共有民营医疗机构(医院)15家,其中,二级医院2家、一级医院13家。综合医院12家、专科医院3家,主要分布城区。

二、整治方法及内容

(一)大队成立了以大队长段广林同志为组长,副大队长李晓伟同志、徐洪同志(西充支援人员)为副组长,、王敏、张春梅、周国旭以及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邱敏等同志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侯颖同志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开展对民营医院的全面清理整治。

(二)制定了专项检查、整治方案,规定了相关纪律,明确了检查目的、范围和具体方法及措施。

(三)分片负责,领导带队。整治工作分四个板块进行分别大队长、副大队长牵头,要求从严从细,每家医院检查时间1-3日不等。

(四)突出重点,严格检查。这次专项整治检查的是:

1、清理医疗机构执业资质、人员资质;

2、检查医疗质量管理(十八项核心制度及落实情况)、有无过度治疗、过度检查、小病大治、滥用抗生素及医用耗材等行为,开展病历及处方点评(特别是合理用药);

3、检查医护比、依法执业、院感、辅助检查、人员备案管理(多点执业人员的执业轨迹)、放射卫生、临床用血,核实床位数。

4、检查精麻药品管理、医疗“三废”处置、传染病管理、母婴保健、医疗广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同时,是卫计局要求,对医院财务管理及有无骗套医保基金行为,采取随机抽取病历(10份),以大队办公手机,通过电话回访调查方式进行摸排,查核:是否挂床住院、虚假住院、诱导住院以及住院期间不按医保政策如实收取患者的自负费用等。

三、整治问题与措施

(一)从411日至519日,已经对名城医院、爱民医院、阆中仁济医院等15家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个别医院有挂名不坐诊的多点执业医生;部分医院有使用非卫技人员的现象;个别有超范围执业;未发现假冒伪劣药品及耗材;部分医疗机构未严格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18项核心制度不健全及落实不到位(无运行轨迹);部分医疗处方书写不规范,个别医院有过度治疗、过度检查及小病大治等行为;普遍存在未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及超量使用等现象;大多数民营医疗机构病历质量差;普遍存在“缺医少护”、医护比、床护比不协调等情况。

(二)根据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从严处理,对各单位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下达了《监督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对各单位存在明显或者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有两家简易程序各罚款1000元,13家一般程序,分别给予2000---9500元的罚款;,对上述所有医院医疗质量18项核心制度不健全、无运行轨迹,均予以警告处罚。

(三)对下列情况向市卫计局作专题报告

1、阆中名城医院(皮肤科、耳鼻喉科)、阆中樊恩胜医院(妇产科、康复科)、阆中华济医院(健康体检科)3 家医院核准的诊疗科目无相关卫技人员或有注册医师但长期未见执业痕迹,建议注销该诊疗科目。

2、阆中博爱医院、阆中骨科医院开放床位数远超编制床位数,整个民营医院医护床位比低,特别是医师床位比低(以实际在岗医师或护士),建议作相关处理。

3、对上年度床位使用率低于70%的医院,建议减少床位设置数量。

四、监督检查与现场培训

大队执法人员在此次专项监督检查过程中,对发现存在的专业知识性问题,采取监督检查与服务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现场业务培训,解决了部分医院和医护人员对职称概念的模糊,有两家医院把本院从事临床的主要医生自诩为“主治医师”;将临床麻醉药品利多卡因按照《精麻药品管理条例》中规定的麻醉药品进行管理;药房中未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处方书写不规范;不知晓手术切除组织为病理性医疗废物;对精麻药品使用后的空安倍瓶不知道应按照《精麻药品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置·等问题。

五、下阶段工作及打算

在全面整治结束后,依据梳理建立的问题台账,大队将于6月中旬进行“回头看”,对照问题查整改。对责令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和已经给予了警告或罚款等行政处罚仍有违法行为的,加重处罚,直至吊销执业许可证。通过“回头看”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民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推动其提高自身素质和医护水平。                    

 

(阆中卫计监大队)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