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执法监督)
随着高新区石羊街道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关注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意识逐步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016年至2017年,在高新区社会事业局领导下,石羊街道加强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力度,有效的改善了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但无证经营依然存在,严重影响市场持续和公共卫生安全。因此,石羊街道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了公共场所无证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对无证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并通过多方并举进一步规范了辖区公共卫生秩序。
一、公共场所现状
石羊街道现有公共场所176家,其中美容店69家,理发店53家,旅馆28家,公共浴室9家,娱乐场所10家,商场7家,有证108家,无证68家。
二、持证率偏低原因
石羊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社区较多,经营者大多为拆迁安置居民,进城务工者和赋闲农民。多数经营者法律及卫生意识淡薄,加之许可条件有所提高,行业数量多、分布广、面积大、流动性强、基础设施差、监管力度不够。
三、无证公共场所监管措施
1、制定无证经营管理工作方案
石羊街道对公共场所无证经营高度重视,分管领导多次召开科室及监督员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严格按照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工作要求,加强管理,制定工作方案,从而提高办证率。
2、开展无证经营本底调查
按照方案要求,街道卫生监督工作人员,以社区为单位,对辖区内所有无证经营单位进行调查摸底,了解无证经营者的各项情况。
3、制定相关文书及告知单
为进一步提高办证率,街道监督人员通过多次交流,制定出一套《无证经营卫生监督意见书》、办证告知单及逾期不办证的行政处罚告知单,使经营单位了解办证流程和相关法律后果。
4、加强宣传,召开无证经营单位负责人会议
为了使经营者进一步了解办证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石羊街道组织召开了无证经营单位负责人会议,会议强调了办证流程及未按规定时限内办证将承担的法律后果,同时建立了公共场所管理QQ群,方便经营者随时咨询。
5、“帮、服、整”三结合模式开展专项治理
石羊街道以帮助办证困难单位;服务需要单位;整治屡教不改单位“三结合”模式开展工作,为申请单位出谋划策,做到走一户落实一户,以达到办证许可条件为度。
四、无证公共场所整治成效
石羊街道通过不断的努力,使辖区内持证率有所上升,截止2017年9月底,石羊街道有证公共场所为145家,比整治前108家提升了21%,无证单位所占比例由整治前38.6%减少到17.6%,取得了一定成效。
五、存在问题。
石羊街道对无证经营单位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进展缓慢,不够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拆迁安置再就业居多,法律和卫生意识淡薄。
2、经营场所基础条件较差,卫生设施缺失。
3、先证后照的实施,造成手段减少。
4、专职卫生监督人员较少,力量薄弱,监督力度不够。
六、后期监督管理
石羊街道在后期监管中,将进一步规范公共场所的经营行为,进一步整治无证经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规范的公共场所,将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有的放矢的卫生专项监督检查,摸清辖区经营单位底数,适时组织卫生经营单位开展法律法规宣贯,积极给予办证流程的指导,进一步提高法制意识,营造遵法守法的良好卫生经营秩序。
2、积极协调街道办事处增派专职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进一步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加大对卫生经营单位的监督指导力度,同时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力度,将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3、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和监督频率,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提升监管效能,重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投诉举报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要增加日常检查频次和随机抽查力度,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的卫生无证经营问题。
(高新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大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