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执法监督)
—隆昌市医废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2016年以来,隆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大队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切实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认真履行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紧紧抓住医疗废物、医疗污水治理这一核心,强机制,重管理,严执法,全面推进医废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一、健全机制,落实责任
(一)完善监管机制。市卫计局成立医废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亲自抓,分管领导组织协调,县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大队牵头具体实施,各镇(街道)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村卫生室、诊所管理和督查的医废监督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二)建立保障机制。主动与具备医疗废物处置资质的公司协调,全县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医疗废物由泸州保康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统一进行回收处理。村卫生室、诊所产生的医疗废物每2天按时送至所辖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储存点,双方签订代收集中处置协议,各医疗单位对医疗废物按规定实施分类、打包、贴标签,建立台账,张贴标志,明确专人负责,做到无缝对接。
(三)落实责任机制。明确全县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第一责任人,指定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收集、转运、暂存、处置等工作。县卫计局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签订环保保护工作责任书,各中心卫生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环保工作责任书,责任层层落实;将医废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各单位负责人定期向局党委汇报医废管理工作情况。
(四)强化协调机制。一是加强与环保局的沟通协调,掌握环保方面的有关相求,积极加强配合,确保工作方向正确;二是与市卫计委加强联系,有问题及时请示汇报;三是加强与医疗废物处置公司的联系,督促其及时收集、转运医疗废物,掌握医疗废物处置总量,确保一致。
二、加大培训,强化引导。
(一)举办全县医疗机构负责人和医疗废物管理经办人的医疗废物处置法律法规和标准培训会,对医废存放、收集、运输以及相关管理规定进行专题培训。
(二)通过发放明白纸、宣传手册等方式,重点对医疗机构感控管理人员、重点科室人员、医疗废物处置人员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医疗废物的危害,引导他们科学合理的处置医疗废物,提高参与医疗废物处置的积极性。
(三)利用网站、平面广告、红绿灯LED等形式向社会宣传、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投诉举报,造浓专项整治的工作氛围。
三、加强建设,规范管理。
(一)加大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点和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规范建设。
一是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建设规范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间、统一按照标准设置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张贴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做到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图等制度上墙。并在专间增设消毒设施、降温设备;配置称重工具、温度湿度器和必要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等。
二是推动医疗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根据摸底情况,市卫计局项目办制定了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清单,制定了2016——2018年建设项目进度表,并上报市政府,纳入市上环保重点建设项目。项目资金由各单位自筹,规定项目开工时间、建设进度、峻工验收时间等。目前,纳入“三大战役”、“隆昌河流域治理”、“水污染治理”重点建设项目的医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共有13个,2017年计划开工7个,完成6个建设项目。
三是要求所有医院医疗污水处理操作间统一安装电表、监控设备、建立污水处理管理公示栏,做好污水处理检测记录,确保正常处理污水。并由卫生计生执法大队对各单位污水处理设备运转、消毒、达标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月17日,省环保督查组对我县进行环保督察,认为我县医疗污水管理工作有特色和亮点,主要是医疗污水管理公示栏、处理操作间安装专用电表、摄像头,对污水处理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正常运转)。
四是诊所、村卫生室统一配备三个贴着专业标识的医疗废物桶和黄色专用垃圾袋。医疗废物管理、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度统一制作上墙。
(二)实行痕迹化管理 落小落细落实医废处置工作。
一是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临时收集点、收集设施及暂存间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张贴提示医患人员《医疗废物请放入黄色垃圾袋内》的温馨提示牌。
二是统一制定《隆昌县医疗废物暂存场所设置基本要求》、《隆昌县医疗废物处置管理资料台账》、《隆昌县医疗废物处置登记记录本》、《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污水处理记录表》等,做好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置流程各环节的登记记录。
三是要求医疗机构建立统一的医疗废物和医院污水管理档案,做到分类建档,标示清楚,内容完善。
四是县卫生执法大队建立完善环保工作管理档案,对2016年年来的环保档案资料进行清理,并按照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医疗废水监督管理、生活饮用水监督管理进行分类,做到资料齐全、内容完整、归档规范。并且把每年的资料进行汇编成册。
五是针对医废交接转移下发规范性文件,要求各医疗单位在暂存间配置称重工具,二级以上医疗单位科室也要同时配置。从8月起设专人负责,在双方交接时履行称重程序,转移联单上要体现重量数据,确保准确反映医疗废物的产生量。
四、以点带面,推广经验。
五、部门联动,沟通协作。
县卫计局与县环保局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医废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联系,通报工作信息,探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从行政管理、执法监管、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逐步探索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联合监管模式,真正使医废处理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完善医疗废物监管有关制度和无害化处置机制,积极帮助医疗卫生机构妥善解决医疗废物、一般性废物处置困难和问题,有力促进了医疗卫生机构环境保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减轻医疗机构的负担。
六、创新模式,严格执法
(一)建立医废工作例会制度。例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由市卫生计生执法大队主持,公立和民营医院主要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参加例会,进行专项工作安排部署,反复强调,着力提高各单位负责人意识。每半年召开一次片区医疗废物工作会,村卫生室和诊所负责人参加会议,做到医疗废物宣传工作全域覆盖。
(二)建立医废监督巡查制度。市卫生计生执法大队每周安排1—2天的时间,组织执法人员对村卫生室、诊所医废工作进行专项巡查,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单位,不定任务,完全随机检查。巡查每到一个中心镇,上午进行随机执法检查,下午召开片区基层医疗机构大会,对上午检查情况进行逐一点名通报,公布处理措施(责令改正、约谈、警告、立案等)。6—7月,执法人员已对全县各片区进行了一个轮回巡查,立案查处了一批医废违法行为,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教育、指导效果十分明显,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各医疗机构严格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
(三)建立医废监督通报制度。根据每周巡查情况,每月以《隆昌卫生计生稽查通报》的形式进行书面通报,并在医废工作例会上进行通报。
(四)建立考核评估公示制度。制定《隆昌市医院医疗废物(水)管理工作考核评估表》,每半年进行一次医院医疗废物(水)管理工作考核评估工作,根据关键指标和分值,评出不合格单位、不达标单位、合格单位三个等级,并以红牌、黄牌和绿牌公示在医院暂存点外,存在问题、整改措施、责任人、整改时限同时公示,起到警示和促进作用。
(五)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每年集中开展医废专项执法检查,着力查处医疗废物、医疗污水违法行为。2016共10月以来共立案22起,结案22起,罚款8.85万元。2017年1-7月,立案6起,结案6起,罚款2.75万元。
从目前情况看,我县医疗废物、污水处置工作,领导重视,底数清楚,措施具体,管理有序,处置规范,监督严格,没有发生泄漏、遗失、扩散的安全事故,污水达标排放,全县医疗废物、污水处在有效监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