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执法监督)
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问题
(资中县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大队 古勇)
自2015年以来,县卫计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管理工作,制定了2016-2018年三年规范化建设目标,2016年在城区范围内,2017年在各镇场镇(社区),2018年在全县各村开展村卫生室、诊所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一年多以来,经过各级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将我县村卫生室、诊所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资中县位于成渝城市群中间,县域面积1734平方公里、人口132万、辖区内33个镇、782个村,全县村卫生室1153家,诊所149个。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群众现在的实际需要,我县原村卫生室、诊所主要分布在镇所在地,部分村存在一村多室,村卫生室异地行医,个别国债资金新建村卫生室未投入使用和部分村仍无村卫生室现象,同时对照《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诊所基本标准》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相关要求,还存在村卫生室、诊所面积不够,功能分区及流程不合理,设施设备简陋,标识标牌不统一,医疗文书不规范和就诊环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老百姓不满意,无法达到其健康需求。
为此,我局决定按照“先城后乡、先易后难”的原则,开展全县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通过规范化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各医疗机构健康有序发展,达到医疗质量整体提高的要求。
二、工作措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县卫计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医政、监督的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股室和执法大队的同志为成员的村卫生室、诊所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先后五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规范化建设的方案,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制定了资中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卫生室、个体诊所静脉输液管理工作的通知》、资中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体诊所、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的通知》和《资中县村卫生室、诊所设置标准》等,确保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标准统一、管理一致、措施可行。
(二)认识到位。县卫计局多次召开会议,安排布署全县村卫生室、诊所规范化建设工作。一是召开乡村医生诊所负责人宣传动员及培训会,全县1300余名村卫生室诊所负责人参会,讲明规范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创建标准进行讲解培训;二是召开全县镇卫生院院长、分管院长工作会,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创建责任和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局医政医管股负责政策标准解释,卫计监督执法大队负责督促、指导各镇卫计办、卫生院负责组织实施;三是召开全县卫计监督员培训会,统一村卫生室机构设置标准,达标验收办法和日常监管措施。
(三)制定工作步骤。创建工作共分四个步骤开展。1、各镇制发书面告知书,强调工作要求,统一标准;2、各村卫生室、诊所自查自纠阶段,进行全面摸底检查,找准切入点,重点摸清老城区、城乡结合部及场镇的机构情况;3、确定创建样板,组织各镇交流参观;4、申请验收阶段,各村卫生室、诊所整改后提出书面申请,报各镇卫生院,卫生院统一受理进行初验收,最后由我局组织人力对提出申请的单位进行逐一考核验收
(四)强化监管、抓进度。县卫计监督执法大队不定时的深入各镇村卫生室、诊所督促指导各村卫生室、诊所按照卫计局预先制订的个体诊所、村卫生室标准进行整改。同时加大日常检查,对超科目、超范围及医疗机构聘用不具备从业资格人员等非法行为,进行严查,保持打击非法行医高压态势。同时县卫计局定期召开由局长主持的个体诊所、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及时掌握进度,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总结经验,确保工作进展顺利
三、工作成效
我县村卫生室、诊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首批(城区)115家全部达到了规范化建设要求(其中个体诊所93家,村卫生室22家)。
(一)采取了5条措施解决了我县村卫生室、诊所布局不合理、个别村无村卫生室等问题。
1、2017年完成各中心(镇)卫生院所在地场镇的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条件好的镇其他村卫生室也可一并纳入今年的规范化建设。
2、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依据个人意愿变更为个体诊所,未取得的执业医师资格人员可按原执业地址不变并纳入2017年规范化建设。
3、针对2011年撤村并组时核准有误或在本村范围稍有搬动的异地行医。由村、镇及所在地医院出具证明后按照相关规定变更执业地址。
4、针对已建村卫生室而无乡村医生的村,一是动员带管公共卫生和基本药物的人员变更到该村执业入驻;二是动员全镇其他一村多室的乡村医生变更到该村执业入驻,自动承担该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药物等工作;三是采取全镇招聘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以上人员且愿意到该村执业的人员入驻,也自动承担本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药物等工作。
5、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以上的人员可申请到无村卫生室的村执业,自动承担该村公共卫生和基本药物等工作。
(二)实现了“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各项标识标牌;统一制定工作制度;统一信息公示栏(全县统一设计模板,自行定制);统一基础档案盒子(设置六个以上档案盒,即传染病防控档案、行业管理档案、医疗机构管理效果档案、资质管理档案、药品及设备配置档案、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档案);统一检查及评价标准。
(三)改变了群众就医环境。机构内有明显禁烟标识,室内禁止吸烟。服务标识规范、醒目,就医环境美化、绿化、整洁、温馨。医务人员着装规范,服务主动、热情、周到和文明。诊所场所功能分区合理、室内装饰美观、协调、和谐。各村卫生室、诊所就诊患者明显增多。
(四)降低了医疗风险。通过规范化建设医疗机构做到了执业合法、服务热情、管理到位,促进了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服务。也提高了群众对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行业的满意度。
虽然我县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执法人员不足,工作量大,打击非法行医,特别是巫医、游医等困难重重,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强化监管,注重服务,努力创造群众满意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