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进行时 七招整治医疗乱象

2020-11-18 15:01发布

本文转载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为有效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稳定有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就医安全,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围绕社会关注热点,牵头多部门组织开展了2019年宁波市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细化措施,周密实施,共同推进,迅速掀起了专项行动热潮。 
       第一招  部门联合,合力出击。2019年6月,市卫健委牵头组织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等11个单位共同召开全市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暨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专题会议。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俞曹平出席会议并明确了具体部署,要求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共同严厉打击医疗领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捍卫广大群众的卫生健康权益。
       第二招  “双随机一公开” 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按照国家和省级随机抽查计划对医疗机构开展执法监督。其中省级随机抽查覆盖100%的一级以上医疗机构。每次执法检查,严格对照任务要求实施,所有执法检查结果同步录入到执法终端,所有行政处罚结果均在省政务平台进行信息公开。
       第三招  行业依法执业大治理。根据行业风险大、投诉举报多、危害程度重、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等因素,我市认真开展排摸和评估,确定了中小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健康体检机构依法依规执业专项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卫生健康重点领域专项治理目录。针对各专项,分别制定各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和工作要求,有效地将我市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按专业条线进行分解、按区域块状落实部署、按行动总目标统筹推进。
       第四招  信誉等级公示 以民营医疗机构为重点,采用“信用管理”的模式,督促民营医疗机构强化自我管理,提升医疗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我市组织开展全市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对民营医疗机构的信誉等级进行星级评定并公示,重点加强“信誉等级公示”的应用,让群众去民营医疗机构时,只要看看该机构的信誉等级公示牌,就可以知道该机构的信誉等级,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知道该机构的医务人员基本信息以及近年来的处罚情况,引导群众合理选择。
       第五招  严厉打击医疗欺诈。组织全市对开展门诊手术的医疗机构进行一次严厉打击医疗机构医疗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检查。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检查,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数433人次,共检查民营医疗机构206家,其中医院75家、门诊部51家、诊所80家,共立案54起,责令改正数54户次,除9件仍在调查中外,已作出警告25户次,责令停业整顿户数2户次,罚款36户(人)次,罚款金额13.01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709万元。
       第六招  投诉举报排查。始终紧盯投诉举报线索,深挖掘、细排摸、严查处,一方面保持社会投诉举报渠道畅通,对相关投诉举报及时调查,依法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努力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另一方面还积极关注网络舆情,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及时开展研判分析与现场排查。
       第七招  依法执业自查。启动“医疗机构自查自律系统”的应用实施,督促落实医疗机构自我管理主体责任,定期自查,时时自律。同时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法制意识,让其在思想上从“要我依法执业”转变为“我要依法执业”,充分发挥行业学(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行业自律。
       市卫健委牵头成员部门依据各自法定职责开展执法检查, 截止8月初,累计监督检查医疗机构2168家,行政处罚机构达309家,罚款总金额为88.412万元,关闭或整改网站、微信群、QQ群、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4个, 清理违法广告6条;其中对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监督检查覆盖87.5%,行政处罚3家;对其他类型公立医疗机构监督检查1178家,行政处罚62家;对二级以上社会办医疗机构监督检查17家,行政处罚3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1家;对其他社会办医疗机构监督检查931家,行政处罚241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1家,暂停医师执业1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

赞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