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卫生计生委自组建1年多来,在深化改革中,强化卫生计生监管体系建设,加强综合监督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工作,有力维护了群众健康权益。
一、开展“蓝盾”系列专项行动
组织全省各级卫生计生监督机构上下联动,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卫生计生监督“蓝盾”系列专项行动,在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放心就医、放心用血、妇幼健康、餐具消毒、医疗废物管理和弱势群体关爱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严厉打击了违法行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加大曝光力度,提高法制威慑力
从依法执业、医院感染、规范诊疗行为等多方面入手,将医疗市场监管重心下移,重点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顿,加大监管力度,力求消除监管盲点。结合辽宁实际,把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作为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不断地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整顿和规范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范和引导医疗美容业的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居民医疗美容服务的安全需求。制定了《医疗美容机构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印发了对基层监督现场具有较强指导性和针对性的《医疗美容机构专项整治行动检查要点》,派监督员到各市暗访,对全省270余个各类医疗美容机构和1150余家生活美容场所全面进行排查,处罚116家。在“辽宁卫生监督”网站的曝光台定期公布案件查办相关情况。先后召开了“辽宁省卫生计生系统打击非法行医典型案件”、“辽宁省公共卫生查办典型案件”和“辽宁省游泳场馆卫生监督检查情况”等专题新闻发布会,分别对全省打非查办案件中12个典型案件、公共卫生的10个典型案件及56家泳池水质检测不合格的游泳场馆,进行了实名通报。增强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震慑力,树立了卫生监督是人民群众健康守护者的良好社会形象。
三、强化医疗广告监管,有效净化群众择医就医环境
全省持续不断地打击违法医疗广告,通过对医疗广告的监测,及时发现非法行医线索。2014年初,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向全省70余家影响较大的媒体致函,提出不准刊登违法违规医疗广告的要求。分阶段组成暗访组,对各市医疗广告发布情况,进行实地暗访巡查监测,主要监测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包括公交车体)、印刷品等5类媒体广告。在全省共监测了61个电视频道、45个电台频率,累计监测时长近400个小时;共监测了43家报纸,计1290个版面;巡查商业区、主干街道(包含公交线路)及居住人口密集区域70个(条)。经甄别及核查后,认定共有105家医疗机构违法发布医疗广告,均予以停业整顿、警告、责令整改等处罚。在互联网上逐一检索,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的医疗美容广告,并通报省通讯管理部门,关闭了发布虚假广告的网站。
四、全面落实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
开展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率先在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中正式组建计划生育监督科,组织指导并监督检查全省计划生育与母婴保健监督业务和托幼机构卫生监督,成功查办了2起重大案件。
五、创新学校卫生监督模式
在全国率先实施高等院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由省卫生计生委联合教育厅、爱卫会在省内全面开展高等院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形成常态监管模式,利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平台,发挥高等院校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全省高校卫生工作。
六、利用先进监督设备,提高卫生监督效能
一是率先在全国卫生监督系统中采用手持执法终端(以下简称手持机)进行现场监督执法。全省113家卫生监督机构配备手持机1182台、便携式现场打印机639台;手持机在县(区)覆盖率为100%,所有市级监督机构均已正式使用手持机进行现场监督执法,增加了执法科技含量,提高了执法效率。
二是在全国卫生监督系统中第一个建立快速检测中心。为重大活动的卫生安全保障、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以及日常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七、创新宣传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
除经常召开新闻发布会、走进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直播间向群众做好宣传之外,还开通了“辽宁卫生监督”官方微信,把微信作为新的工作载体,及时发布各类卫生监督信息、消费预警、健康生活常识等,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卫生监督服务,使群众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全省卫生监督权威信息,使辽宁省卫生监督工作真正进入“触手可及”时代。(辽宁省卫生计生委 供稿)
(转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