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是卫生行政管理的重要形式,行使着公共卫生职能,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政府和市民群众对我市卫生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深圳市卫生监督局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高校优势资源在推动卫生监督工作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分别在2010年和2012年与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联袂,建立实践教学与研究基地。
截止2015年3月,已有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广东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9所高校共计58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来实习。
一是知行合一,共促卫生监督事业科学发展。卫生监督学在我国属于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医学、管理学、法学诸多学科领域,卫生监督学科体系、卫生监督立法体系、卫生监督体系等亟待完善,与高校共建实践教学与研究基地,正是考虑到在利用高校优势理论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卫生监督实践,不断促进卫生监督制度机制的完善,同时,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反馈科研院校,促进卫生监督学科的完善,进而推动卫生监督立法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的完善,实现知行合一,共促卫生监督事业科学发展。
二是规范管理,积极推动实践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与研究基地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和调查研究的质量,市卫生监督局高度重视基地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切实履行与高校签订基地建设协议中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实习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通过规范的管理和相应的制度机制保障,实践教学与研究基地为高校师生开展实践教学和调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受到共建高校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三是科学带教,积极促进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科学规划实习学生培养进程,制定了定期科室轮岗制度、科室专人带教制度及实习评价等机制。根据实习学生所学专业性质,结合实习学生学习研究方向,分配相应业务科室,业务科室则由科室负责人或业务骨干专人带教,充分发挥实习学生理论知识优势和潜力。实习学生的学习工作热情形成了“鲶鱼效应”,营造了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学习氛围,目前部分工作人员已完成或正在接受在职教育。
此外,实习学生的毕业论文均与卫生监督工作有关,可以为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谏言献策。部分学生更是在实习期间考上研究生,另有部分学生则在毕业后进入卫生监督机构从事卫生监督工作。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与研究基地在卫生监督人才培养和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